[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9529.0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龙;李博;蔡永茂;唐加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6B5/10;E06B3/70;E06B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包括门体和门框,门框为由第一L型钢材围焊构成的长条框形,门体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门体装配在门框中,门体一侧铰接在门框上,第二L型钢材上设有多个与门框相连的锁紧夹扣,锁紧夹扣通过连杆与门体上的齿轮锁紧传动机构相连,连杆在齿轮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将锁紧夹扣紧固在门框上达到将门体上的折边与第一阻燃密封圈相抵、门框的第一L型钢材与第二阻燃密封圈相抵。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井下 避难 防护 密闭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门体(1)和门框(3),门框(3)为由第一L型钢材围焊构成的长条框形,门体(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门体(1)装配在门框(3)中,在第一L型钢材上围焊一圈挡边(31),第一L型钢材和挡边(31)之间的空隙构成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内填充第一阻燃密封圈(32);门体(1)边缘处设有向室内侧的折边(15),室内侧的门体(1)上围焊一圈第二L型钢材(17),第二L型钢材(17)和折边(15)之间空隙构成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凹槽内填充第二阻燃密封圈(16),在门体(1)背面焊接由多根纵向加强筋(11)、多根横向加强筋构成的格栅形加强筋框架;横向加强筋包括多根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同纵向加强筋(11)焊接的第一横向加强筋(12)、第二横向加强筋(13)和第三横向加强筋(14),第一横向加强筋(12)位于门体中部,第二横向加强筋(13)分别位于门体的上部和下部,第三横向加强筋(14)位于第一横向加强筋(12)和第二横向加强筋(14)之间,第一横向加强筋(12)包括间隔设置在纵向加强筋(11)之间的条状钢板和T形钢板,第二横向加强筋(13)为条状钢板,第三横向加强筋(14)为T形钢板;门体(1)一侧铰接在门框(3)上,第二L型钢材(17)上设有多个与门框相连的锁紧夹扣(18),锁紧夹扣(18)通过连杆(28)与门体上的齿轮锁紧传动机构(2)相连,齿轮锁紧传动机构(2)包括位于门体正面的第一手轮(23)和位于门体背面的第二手轮(22)、齿轮箱(21),齿轮箱(21)内设有主轴(24)和多根传动轴,主轴(24)用于连接第一手轮(23)和第二手轮(22),多根传动轴设置在齿轮箱内的固定板(27)上,主轴(24)和多根传动轴之间依次通过多级齿轮传动机构相连,连杆(28)设置在最末级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上;连杆(28)在齿轮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将锁紧夹扣(18)紧固在门框上达到将门体(1)上的折边(15)与第一阻燃密封圈(32) 相抵、门框(3)的第一L型钢材与第二阻燃密封圈(16)相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25952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装置
- 下一篇:煤矿井下动压环境下软岩巷道交汇处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