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9529.0 | 申请日: | 2014-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47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龙;李博;蔡永茂;唐加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06B5/10;E06B3/70;E06B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井下 避难 防护 密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避难硐室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始终存在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客观因素的威胁,部分矿井还出现了地热、腐蚀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新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区域环境可能存在高温、高湿、高粉尘飞扬、高瓦斯浓度、腐蚀性气体,致灾因素多、危险等级高,灾变事故发生的危险性很大。
国家下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规定。加大了安全监督和救护装备的添置要求。作为井下紧急避险设施,救护装备中避难硐室是重点推广的装备设施,避难硐室可为逃生人员提供一个保障生命安全的密闭空间,作为生命保障的第一道关卡—避难硐室的防护密闭门,直接关系着进入避难硐室后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是能否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安全脱离矿难的第一道保障,对外能够抵抗爆炸冲击、抵御高温、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为实现救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若要提高结构抗爆能力,主要以加厚门板用料,或减小门板尺寸,或加大门板背部横纵矩形加强筋截面面积等方式实现,虽然也能提高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但因用钢量大,存在产品重量大,成本高等缺陷。现有的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采用齿轮传动机构开启,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安装在密闭门上,当密闭门受到冲击力产生变形时,会对固定在门体内表面上的齿轮传动机构造成冲击损害,甚至造成齿轮错位卡死等严重后果,使得密闭门本体无法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生产成本低,提高了门体的阻燃密封效果和抗冲击强度,即使当门体受到冲击力产生变形时,不会出现门体无法打开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井下避难硐室防护密闭门,包括门体和门框,门框为由第一L型钢材围焊构成的长条框形,门体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门体装配在门框中,在第一L型钢材上围焊一圈挡边,第一L型钢材和挡边之间的空隙构成第一密封凹槽,第一密封凹槽内填充第一阻燃密封圈;门体边缘处设有向室内侧的折边,室内侧的门体上围焊一圈第二L型钢材,第二L型钢材和折边之间空隙构成第二密封凹槽,第二密封凹槽内填充第二阻燃密封圈,在门体背面焊接由多根纵向加强筋、多根横向加强筋构成的格栅形加强筋框架;横向加强筋包括多根位于同一直线上并同纵向加强筋焊接的第一横向加强筋、第二横向加强筋和第三横向加强筋,第一横向加强筋位于门体中部,第二横向加强筋分别位于门体的上部和下部,第三横向加强筋位于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二横向加强筋之间,第一横向加强筋包括间隔设置在纵向加强筋之间的条状钢板和T形钢板,第二横向加强筋为条状钢板,第三横向加强筋为T形钢板;门体一侧铰接在门框上,第二L型钢材上设有多个与门框相连的锁紧夹扣,锁紧夹扣通过连杆与门体上的齿轮锁紧传动机构相连,齿轮锁紧传动机构包括位于门体正面的第一手轮和位于门体背面的第二手轮、齿轮箱,齿轮箱内设有主轴和多根传动轴,主轴用于连接第一手轮和第二手轮,多根传动轴设置在齿轮箱内的固定板上,主轴和多根传动轴之间依次通过多级齿轮传动机构相连,连杆设置在最末级齿轮传动机构的从动齿轮上;连杆在齿轮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将锁紧夹扣紧固在门框上达到将门体上的折边与第一阻燃密封圈相抵、门框的第一L型钢材与第二阻燃密封圈相抵。
优选地,主轴、多根传动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纵面上。
优选地,第一阻燃密封圈、第二阻燃密封圈均为耐高温耐油橡胶密封压条。
优选地,锁紧夹扣包括固定在第二L型钢材上的立柱、螺纹连接在立柱的压紧装置,压紧装置一端具有与连杆相连的连接头,压紧装置一端具有将门体紧固在门框上的压紧头。
优选地,T形钢板由竖钢板和横钢板组成,竖钢板焊接在门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长市远洋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95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装置
- 下一篇:煤矿井下动压环境下软岩巷道交汇处支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