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硫化银复合薄膜制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11776.1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操;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的一种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硫化银复合薄膜制备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子束蒸发沉积的办法在基底上沉积钛纳米棒薄膜,将这种薄膜在空气下经过特定温度、时间的退火处理,可以得到二氧化钛纳米棒薄膜,再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得到二氧化钛/硫化银复合薄膜。复合薄膜有较好的一维分立纳米棒形态,硫化银的量可以通过反应循环数较好地控制,其可见光响应特性及光催化性能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可控性强,在可见光条件下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和降解有机污染物等能源、环境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响应 氧化 硫化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硫化银复合薄膜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用电子束蒸发沉积法在基片上沉积钛纳米棒薄膜;(2)将制备好的钛纳米棒薄膜在空气中进行退火处理得到二氧化钛薄膜;(3)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将硫化银纳米颗粒沉积到二氧化钛薄膜上得到复合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81177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