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硫化银复合薄膜制备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811776.1 | 申请日: | 2014-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2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操;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7/04 | 分类号: | B01J2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陈波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见光 响应 氧化 硫化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见光响应的二氧化钛/硫化银复合薄膜制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用电子束蒸发沉积法在基片上沉积钛纳米棒薄膜;
(2)将制备好的钛纳米棒薄膜在空气中进行退火处理得到二氧化钛薄膜;
(3)通过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将硫化银纳米颗粒沉积到二氧化钛薄膜上得到复合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纳米棒薄膜的厚度为100-2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为:将二氧化钛薄膜分别浸入0.05~0.1M AgNO3溶液、去离子水、0.05~0.1M Na2S溶液、去离子水中各30秒~1分钟,以上操作为一个反应循环,循环数越多,硫化银沉积量越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8117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