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源性小分子物质在快速检测肾毒性方面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607906.X | 申请日: | 2014-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0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遇伯;张艳军;邓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 地址: |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代谢组学的内源性小分子物质在快速检测肾毒性方面的应用。其中内源性小分子物质指7个肾毒性生物标记物肌酸酐、花生四烯酸以及溶血磷脂酰胆碱类[溶血磷脂酰胆碱(16:1)、溶血磷脂酰胆碱(20:5)、溶血磷脂酰胆碱(20:3)、溶血磷脂酰胆碱(20:2)、溶血磷脂酰胆碱(22:5)];同时也指3个肾毒性专属生物标记物溶血磷脂酰胆碱(20:3)、溶血磷脂酰胆碱(20:2)和溶血磷脂酰胆碱(22:5)。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肾毒性生物标记物能够比生化指标更加快速、灵敏地判断肾脏是否受到损伤,有效地弥补临床肾功能生化评价指标缺乏灵敏性的不足,使肾毒性以及肾脏疾病的诊断更加灵敏、可靠。 | ||
| 搜索关键词: | 内源 分子 物质 快速 检测 毒性 方面 应用 | ||
【主权项】:
内源性小分子物质在快速检测肾毒性方面的应用;其中所述的内源性小分子物质指7个肾毒性生物标记物,它们是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来的,包括肌酸酐、花生四烯酸以及溶血磷脂酰胆碱类[溶血磷脂酰胆碱(16:1)[LPC(16:1)]、溶血磷脂酰胆碱(20:5)[LPC(20:5)]、溶血磷脂酰胆碱(20:3)[LPC(20:3)]、溶血磷脂酰胆碱(20:2)[LPC(20:2)]、溶血磷脂酰胆碱(22:5)[LPC(2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0790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