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转轮结构方波压力发生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98285.3 | 申请日: | 2014-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0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有;焦鑫鑫;温世仁;武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L27/00 | 分类号: | G01L27/00;G01L25/00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莫丹 |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孔转轮结构方波压力发生器。它包括内部为空腔的主外壳体,在主外壳体内设置旋转轮;在主外壳体内并且位于旋转轮另一侧固定轴承二和轴承一;动力传动轴依次穿过轴承三、旋转轮、轴承二和轴承一;主外壳体底端固定连接托板;主外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方波压力腔体;方波压力腔体内部中空处为方波压力发生腔,在方波压力腔体上部开设方波压力发生腔进气接口,在方波压力腔体下部开设方波压力发生腔排气接口。本发明有效的缩短了进、排气管路的长度,降低了系统密封性能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承压能力,进而提高了方波压力发生器的工作压力范围。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转轮 结构 方波 压力 发生器 | ||
【主权项】:
一种多孔转轮结构方波压力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内部为空腔的主外壳体(4),在主外壳体(4)的空腔内设置旋转轮(5);在主外壳体(4)的空腔内并且位于旋转轮(5)一侧固定轴承三(26),在主外壳体(4)的空腔内并且位于旋转轮(5)另一侧固定轴承二(23)和轴承一(3);动力传动轴(25)依次穿过轴承三(26)、旋转轮(5)、轴承二(23)和轴承一(3),并且延伸出主外壳体(4)外侧固定的轴承盖(33),端部与动力传动轮(2)连接;动力传动轴(25)的另一端连接在主外壳体(4)另一外侧固定的外壳体(13)上;主外壳体(4)底端固定连接托板(28);主外壳体(4)顶端固定连接方波压力腔体(8);方波压力腔体(8)内部中空处为方波压力发生腔(10),在方波压力腔体(8)上部开设方波压力发生腔进气接口(9),在方波压力腔体(8)下部开设方波压力发生腔排气接口(11);方波压力腔体(8)的两侧壁开设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一(6)和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二(12);所述的方波压力腔体(8)的底端弧面紧贴旋转轮(5)的弧面;在该旋转轮(5)的弧面上开有等间距的、间隔设置的若干排气槽(32)和若干进气引导槽(7);当旋转轮(5)转动后,气体通过旋转轮(5)上的进气引导槽(7)进入方波压力腔体(8)上的进气引导孔(31),然后进入方波压力发生腔进气接口(9),从而进入方波压力发生腔(10)内;当旋转轮(5)的排气槽(32)经过方波压力发生腔排气接口(11)时,方波压力发生腔(10)内的气体通过方波压力发生腔排气接口(11)排出至旋转轮(5)的排气槽(32)排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982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锁体方舌驱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金属粉循环利用三维打印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