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碧螺春红茶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89807.3 | 申请日: | 2014-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1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1 |
发明(设计)人: | 熊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秋霞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A23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碧螺春红茶的制作工艺,通过①萎凋、筛选,②揉捻,③发酵,④二次摊凉,⑤炒制,⑥搓团显毫,⑦烘干,⑧包装等步骤,严格控制各步骤中的工艺参数:包括摊凉厚度、青叶水量、炒制机温度、揉捻时间、不同阶段的茶叶控温等。应用本发明较为完善的红茶制作工艺,大幅缩短了茶品的制作时间达一半以上,此外成型茶品条干好、发酵均匀度较高,降低了产品制造的质量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碧螺春 红茶 制作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碧螺春红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 1、萎凋、筛选 :在茶青叶采摘后,均匀摊凉在透风阴凉的室内隔空的架了上,摊凉厚度 :在 15— 20cm,时间 :以青叶蒸发 10% 水量为准,摊凉后期结合翻动筛选,剔除杂质及不成形青叶 ; 2、揉捻 :将萎凋筛选后青叶倒入 6cc— 18 型碧螺春茶叶炒制机中揉捻,揉捻时注意几点, 炒制机温度 50—60℃,一、茶叶温保持 20℃左右 ; 揉捻时间 6‑8 分钟,二、不碎为度,条干成形 ; 3、发酵 :揉捻后将茶装入棉布袋放入室内箱中发酵,发酵环境温度(常温)32℃,茶叶内温 28‑30℃,发酵时间 8 小时 ; 4、二次摊凉 :将发酵好的茶叶取出放在室内通风阴凉处进行二次摊凉,时间在一小时内,本次摊凉目的使得发酵菌分布均匀 ; 5、炒制 :把发酵摊凉后的茶叶收后倒入炒制机中炒制,茶温保持 55‑60℃,炒制过程中注意炒制机自动渐降温 ; 6、搓团显毫 :取出炒制后茶叶投入铁锅中用手揉搓,搓至成形,茸毫显露,起点锅温120℃,逐渐降温,时间在 8 分钟左右 ; 7、烘干 :第一次烘温度 100℃,烘制茶叶九成干左右时取出摊凉 10 分钟,然后再次放入烘箱,烘至足干 ; 8、包装 :将茶放入食品镀品袋封口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秋霞,未经熊秋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8980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花香型龙井茶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改性超细重质碳酸钙粉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