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83057.9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陆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玖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14 | 分类号: | A23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15427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该方法以农作物秸秆为主原料,以天然动植物资源为副原料,经由微生物复合菌群进行发酵接种植入后得到一种全效饲料,该饲料中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可在畜体的肠胃中充分促进养分吸收,加速动物成长,提高免疫力。本发明以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为宗旨,通过混合微生物发酵菌的发酵作用改善饲料的品质,大幅度提高了原料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并通过发酵作用改善了秸秆饲料的适口性,使饲养成效提升40%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微生物 发酵 秸秆 生产 饲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复合微生物发酵秸秆生产饲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培养复合微生物菌剂:1)选用如下的微生物菌种作为菌源: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活性短乳杆菌(Active Lactobacillus brevi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荚膜红细菌(Rhodobacter capsulatus)、康宁木霉菌(Trichoderm koningii)、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醋酸菌(Acetobacillus spp)、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utyricum capsule);2)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工艺如下:(a)斜面菌种:使用总含糖量10~20%的麦芽汁培养基,每种菌剂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0~15%,在25~35℃条件下,摇床培养20~24小时,放入4℃冰箱中保存;(b)液体菌种和一级液体培养:使用总含糖量10~20%的麦芽汁培养基或淀粉水解糖化液,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0~15%,在25~35℃条件下,摇床培养20~24小时;(c)二级液体培养:使用含糖量10~20%淀粉水解糖化液,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0~15%,在25~35℃的条件下,静止培养24~48小时;(d)三级液体培养:使用淀粉水解糖化液,含糖量10~20%,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0~15%,在25~35℃的条件下,摇床培养20~24小时;(e)扩大培养:使用淀粉水解糖化液,含糖量10~20%,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0~15%,在25~35℃的条件下,搅拌培养20~24小时,或在25~35℃的条件下,静止培养24~48小时;(f)固体发酵:使用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以重量份数计为:麦麸21~30份、麦芽根粉20~30份、酒糟20~25份、秸秆粉10~20份、尿素或硫酸铵0.5~1.0份;原料:水=1∶0.8‑1.2,种子液的接种量分别为10~15%,在25~35℃的条件下,静止培养48~72小时;(g)烘干及粉碎∶将分别培养的固体发酵产物,在自然条件下或在45℃条件下烘干,水分小于10%;然后粉碎备用;(h)将每种菌种的发酵剂产物按重量份数(1~1.5):(0.2‑0.8):(0.5~2):(0.2~1.5):(0.2‑0.8):(0.5~1):(1~1.5):(0.5~2):(0.2~0.5):(0.5~2.5)混合,添加0.8~1.5重量份数尿素、1~5重量份数氯化钠、1~2重量份数红糖;混合均匀即制得复合微生物菌剂;(2)精选无腐烂的秸秆,铡至10cm以下;按照质量百分含量为秸秆80~85%,微生物菌剂1~5%,微量元素15~20%的配比进行发酵,原料水含量控制在40%~60%;将原料分层堆积,堆积20~30cm厚时,喷洒一遍步骤(1)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菌液;搅拌均匀,定期搅拌,控制有氧条件,在39℃下培养10d;风干,将含水量控制在≤30%,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玖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玖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8305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