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核锰配合物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19061.9 | 申请日: | 2014-10-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9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清;刘汉甫;范超逸;张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7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核锰配合物的应用。该双核锰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图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核锰 配合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双核锰配合物的应用,该双核锰配合物由以下步骤制成:(1)将1毫摩尔四氮唑‑5‑甲酸乙酯溶于1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1毫摩尔KOH,室温下搅拌3小时,制得溶液;(2)往步骤(1)制得的溶液中加入0.5毫摩尔MnCl2·4H2O,室温下搅拌2小时,制得无色溶液;(3)将步骤(2)制得的无色溶液过滤,得无色滤液,室温下自然挥发,二十天后析出无色块状晶体,即为双核锰配合物,其分子结构图为:
;所述双核锰配合物的分子中,中心二价离子Mn1分别与来自一个配体羧基的氧原子O1,四氮唑环上的N1和N2A原子,以及三个水分子进行配位,配位数为六;配位原子在锰离子周围以八面体形式排布,其中,配体以μ2形式参与配位,即通过环上的一个氮N1和羧基的一个氧O1以螯合形式与Mn1配位,同时,通过另一个氮N2连接Mn1A;在六个配位原子组成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中,N1、O1、O4、N2A处于赤道平面上,它们平均偏离平面0.0278Å,Mn1偏离该平面0.0413Å;O3和O5则占据轴向位置,其特征在于该双核锰配合物应用于表征其与CT‑DNA的键合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1906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