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带轧钢机支承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98540.2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7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精华;高元军;李洪翠;程龙;闻青山;马昊;韩克刚;刘爱民;胡国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刘乃东 |
地址: | 250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轧机支承辊蝶形掏坑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超声波探伤,确认轧机支承辊辊身裂纹、接触疲劳剥落、或磕伤缺陷的范围及深度;2)针对轧机支承辊辊身缺陷部位,采用砂轮机、磨光机进行手工打磨处理,将处理面打磨的凹坑修理成碗型或者碟形,碗型或者碟形凹坑的深度达到去除缺陷、或将缺陷控制在无应力的安全区域;3)打磨时配合着色探伤,确保将缺陷打磨干净或控制在无应力安全区域;4)将处理面与其相邻的平面或者曲面之间打磨成光滑的过渡圆弧;5)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6)再次修理处理面与其相邻的平面或者曲面之间过渡圆弧。减少支承辊磨削量,提高维修效率,减少砂轮消耗,降低支承辊的使用和维护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轧钢机 支承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板带轧钢机支承辊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超声波探伤,确认轧机支承辊辊身裂纹、接触疲劳剥落、或磕伤缺陷的范围及深度;2)针对轧机支承辊辊身缺陷部位,采用砂轮机、磨光机进行手工打磨处理,将处理面打磨的凹坑修理成碗型或者碟形,所述碗型或者碟形凹坑的深度达到去除缺陷、或将缺陷控制在无应力的安全区域;3)打磨时配合着色探伤,确保将缺陷打磨干净或控制在无应力安全区域;4)将处理面与其相邻的平面或者曲面之间打磨成光滑的过渡圆弧;5)在磨床进行磨削加工;6)再次修理处理面与其相邻的平面或者曲面之间过渡圆弧,确保平滑过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985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