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制箱梁滚轴式内模脱模装置及制作施工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3064.0 | 申请日: | 2014-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9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包兴;秦德进;刘晓栋;冯恒旺;贾枝喜;张东青;王振宇;袁晓红;李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1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预制箱梁内模脱模的技术领域,针对原人工脱模工艺容易影响箱梁内部尺寸、不能保证箱梁内部混凝土表面的完整性以及影响箱梁内模的重复利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制箱梁滚轴式内模脱模装置及制作施工操作方法,内模脱模装置包括顶模、底模的顺桥向两侧分别焊接的若干钢管组,所述钢管组包括两水平、同轴且留有间隔设置的两钢管,两钢管内插设有光圆钢筋,光圆钢筋中部焊接有钢板,同一竖直方向上靠近顶模侧的钢板、靠近底模侧的钢板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有支撑钢板,顺桥向同一侧的各支撑钢板通过中部焊接的槽钢连接,槽钢的两端焊接有施力环。利用倒链拽施力环,带动槽钢及支撑钢板体系产生水平位移,使顶模与底模与混凝土分离。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滚轴 式内模 脱模 装置 制作 施工 操作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预制箱梁滚轴式内模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模(1)、底模(11)的顺桥向两侧分别焊接的若干钢管组,竖直方向上同侧的钢管组上下对应设置,水平方向上同侧的钢管组左右对应设置;所述钢管组包括两水平、同轴且留有间隔设置的钢管,两钢管内插设有光圆钢筋(2),钢管的内径大于光圆钢筋(2)的外径,光圆钢筋(2)中部焊接有钢板一(4a)和钢板二(4b),钢板一(4a)与顶模(1)垂直、钢板二(4b)与底模(11)垂直,同一竖直方向上靠近顶模(1)端的钢板一(4a)、靠近底模(11)端的钢板二(4b)之间通过高强螺栓(5)连接有支撑钢板,顺桥向同一侧的各支撑钢板通过中部焊接的槽钢(7)连接,槽钢(7)的两端焊接有施力环;所述预制箱梁滚轴式内模脱模装置的制作施工操作方法如下:第一步:在顶模(1)顺桥向两侧分别焊接若干顶模钢管组(3),各焊接处焊接两个钢管,两钢管之间的间距为10cm且同轴设置;在底模(11)顺桥向两侧也分别焊接若干底模钢管组(10);第二步:在各焊接处的相邻钢管之间穿入光圆钢筋(2),并在各光圆钢筋(2)中部焊接钢板一(4a)和钢板二(4b),钢板一(4a)与顶模(1)垂直、钢板二(4b)与底模(11)垂直,并在钢板一(4a)和钢板二(4b)上分别开圆孔;第三步:在同一竖直方向上的靠近顶模(1)端的钢板一(4a)、靠近底模(11)端的钢板二(4b)分别通过高强螺栓(5)与顶模支撑钢板(6)、底模支撑钢板(9)连接,相接处的顶模支撑钢板(6)、底模支撑钢板(9)利用高强螺栓(5)搭接固定;第四步:在顺桥向同一侧的各顶模支撑钢板(6)、底模支撑钢板(9)的搭接处上方利用高强螺栓(5)连接通长的槽钢(7);第五步:在槽钢(7)的两端分别焊接一U型钢筋(8)形成施力环,焊接采用双面焊接;第六步:箱梁脱模时,利用倒链拽U型钢筋(8),通过拽动U型钢筋(8)带动槽钢(7)及支撑钢板体系产生水平位移,使顶模(1)顶板与箱梁内部混凝土表面分离,再通过持续外力作用增大脱模系统水平位移量使顶模(1)与底模(11)通过滚轴彻底与混凝土分离,脱模过程为整体脱模,无需人工逐件拆卸,提高了内模脱模的施工效率,同时脱模装置在脱模过程中为整体受力系统,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并利用脱模装置对内模顶板形成支撑,加强了内模顶板在混凝土浇筑及振捣时的稳定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630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水利护坡
- 下一篇:桥梁顶升同步控制整合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