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176799.X | 申请日: | 2014-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0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本梅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25/02;A61K31/045;A61K33/06;A61K33/26;A61K33/30;A61K35/413;A61K35/5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制成:紫草、金银花、蒲公英、板蓝根、花椒、茵陈、栀子、全蝎、当归、山豆根、大血藤、威灵仙、防己、大黄、川芎、红花、丹参、白鲜皮、桂枝、细辛、白薇、丝瓜络、白芨、伸筋草、紫竹根、姜黄、生天南星、黄药子、天花粉、儿茶、鱼腥草、穿心莲、紫背天葵、半枝莲、金钱草、海螵鞘、鲜野菊花、鲜芦荟、西瓜霜、冰片、牛黄、珍珠、煅石膏、马钱子、吴茱萸、海马、赤石脂、五倍子、炉甘石、鲜艾叶、鲜土豆、鲜姜、甘草。本发明通过对面神经炎患者受损面部位的药膏外敷起到了清热解毒、止痛消肿、活血化瘀、散寒通络的作用,可使受损的面部迅速消肿,恢复原有功能。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炎 中药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治疗面神经炎的中药药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采用以下步骤制成:紫草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0g、板蓝根10g、花椒4g、茵陈15g、栀子5g、全蝎2g、当归3g、山豆根5g、大血藤10g、威灵仙6g、防己6g、大黄6g、川芎10g、红花10g、丹参10g、白鲜皮6g、桂枝3g、细辛3g、白薇6g、丝瓜络10g、 白芨10g、伸筋草10g、紫竹根3g、姜黄3g、生天南星6g、黄药子3g、天花粉10g、儿茶3g、鱼腥草15g、穿心莲10g、紫背天葵15g、半枝莲30g、金钱草15g、海螵鞘5g、鲜野菊花10g、鲜芦荟10g、西瓜霜10g、冰片0.3g、牛黄0.3g、珍珠1g、煅石膏15g、马钱子0.5g、吴茱萸3g、海马6g、赤石脂3g、五倍子5g、炉甘石3g、鲜艾叶6g、鲜土豆6g、鲜姜6g、甘草3g;其制作步骤为:(1)将上述中药原料中, 紫草10g、金银花15g、蒲公英10g、板蓝根10g、花椒4g、茵陈15g、栀子5g、全蝎2g、当归3g、山豆根5g、大血藤10g、威灵仙6g、防己6g、大黄6g、川芎10g、红花10g、丹参10g、白鲜皮6g、桂枝3g、海螵鞘5g、细辛3g、海马6g、五倍子5g、甘草3g一同浸泡30分钟,然后煎煮两次:第一次煎煮沸后20分钟漉出煎液,第二次煎煮沸后10分钟漉出煎液,合并两次的煎液浓缩至500ml,按常规用量加入苯甲酸钠1.5g混匀,装入无菌瓶内备用;(2)紫背天葵15g、马钱子0.5g、吴茱萸3g、白薇6g、丝瓜络10g、白芨10g、伸筋草10g、紫竹根3g、姜黄3g、生天南星6g、黄药子3g、天花粉10g、儿茶3g、鱼腥草15g、穿心莲10g、半枝莲30g、金钱草15g、赤石脂3g粉碎成细粉,过筛后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备用;(3)西瓜霜10g、冰片0.3g、牛黄0.3g、珍珠1g、煅石膏15g、炉甘石3g研成细粉,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备用;(4)鲜野菊花10g、鲜芦荟10g、鲜艾叶6g、鲜土豆6g、鲜姜6g,用时将鲜品捣成泥状;取步骤(1)中的备用品30ml~40ml,取步骤(3)中的6g备用细粉,溶解混匀,再取步骤(2)中的15g备用细粉加入(1)和(3)的汇合物中搅拌成膏状,最后再加入步骤(4)中捣成泥状的药物,搅拌均匀为最终药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本梅,未经高本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7679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鼻息肉的外用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