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154418.8 | 申请日: | 2014-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5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惠民;管晓燕;赵铭海;王志高;罗红梅;徐仁;亓雪静;郑文召;初春光;范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用于岩性体自动追踪的地震属性体,并进行数据筛选;数据筛选结束后,检测保留下来的数据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对这些数据点进行砂体分类和编号;利用开运算对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砂体边界做处理,断开两个粘连砂体间的窄通道,实现砂体的分离;以及根据最小砂体大小的设置,对应用开运算处理之后得到的砂体进行重新分类编号。该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在传统自动追踪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数学形态学中的开运算,通过先腐蚀后膨胀的运算方法,提取岩性体外边缘,并滤掉其边界的噪音,从而解决了岩性体粘连问题,优化了自动追踪结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学 形态学 岩性体 自动 追踪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岩性体自动追踪方法包括:步骤1,选取用于岩性体自动追踪的地震属性体,并进行数据筛选;步骤2,数据筛选结束后,检测保留下来的数据点的空间位置信息,对这些数据点进行砂体分类,根据岩性体的规模,设置最小砂体的大小,当砂体包含的数据点个数大于设置的最小砂体大小时,保留该砂体并对其进行编号;步骤3,利用开运算对步骤2处理后得到的砂体边界做处理,断开两个粘连砂体间的窄通道,实现砂体的分离;以及步骤4,根据步骤2中最小砂体大小的设置,对应用开运算处理之后得到的砂体进行重新分类编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5441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