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氧化钽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104432.7 | 申请日: | 2014-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11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蔡婷;熊继军;李丹;任重;孙汶;魏丽玲;罗凌子;罗永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9/04 | 分类号: | C25D9/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氧化钽薄膜的制备方法,为各种微纳结构、不规则结构表面薄膜生长提供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用氧化钽、表面活性剂、吡咯、氧化石墨烯、乙二醇和水配置电解液,采用循环伏安法沉积氧化钽功能薄膜,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作为对电极,基底作为工作电极;得到的氧化钽功能薄膜在气氛中进行热处理后自然冷却。该方法获得的薄膜均匀致密,膜厚可控,且与基底结合度高,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适用于各种复杂形状、微纳结构的基底,且制备过程在常规条件下进行,操作简单,对设备无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氧化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改性氧化钽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基底预处理,(2) 配置电解液, 去离子水作为溶剂,1ml电解液中含有5‑10mg氧化钽、5‑50mg表面活性剂、6.5‑16.1mg吡咯、0‑1mg氧化石墨烯,0‑8.6mg乙二醇;(3)在常温常压下,采用循环伏安法沉积氧化钽功能薄膜,三电极体系组成为: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丝作为对电极,基底作为工作电极;循环伏安扫描时各参数设置为:扫描速率为5~100 mV/s , 扫描电位范围为‑1.0~2.0 V ,扫描次数为50~100 圈;(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氧化钽功能薄膜在气氛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100~400℃,升温速率为2.5~10℃/min,保温时间为1~10h,最后自然冷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10443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