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铝多孔质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31653.X | 申请日: | 201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裕和;N·N·巴拉高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则武 |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8/00;C04B41/8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段承恩;李照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提供即使在较低的温度进行烧成也具有较大的强度、孔隙率较高且孔径较大的氧化铝多孔质体及其制造方法。作为骨料的氧化铝粒子(16)之间,通过由作为Si系化合物(18)的莫来石或高岭石和作为稀土类氧化物(20)的氧化钇合成的化合物(22)即Y2Si2O7(硅酸钇)而结合。因此,例如,即使在烧成温度为1450℃的较低的温度对较大的粒径例如15μm~50μm的范围的粒径的氧化铝粒子(16)进行烧结的情况下,氧化铝粒子(16)之间通过Y2Si2O7而结合,也能够得到良好的结合强度,因此能够得到即使在较低的温度进行烧成也具有较大的平均径向抗压强度(MPa)、孔隙率(%)较高且平均孔径(μm)较大的氧化铝多孔质体(10)。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铝 多孔 质体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氧化铝多孔质体,是通过将作为骨料的氧化铝粒子之间结合而构建的氧化铝多孔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骨料的氧化铝粒子之间,通过由Si系化合物和选自Gd2O3、La2O3、Y2O3中的至少1种稀土类氧化物合成的化合物而结合,所述化合物为RXSiYOZ,R=稀土类元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则武,未经株式会社则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8003165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