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498.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秦明;肖圣兵;韩志杰;王成权;张静;彭俊志;王刚;王长保;郑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法医学会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由以下公式1和2推断死亡距末次进餐时间T1(小时):胃未完全排空:T1=k·D1/X+P1(公式1);胃完全排空:T1=k·D2/X+P2(公式2);由以下公式3和4推断死亡距次末次进餐时间T2(小时):T2=k·D4/X+P1(公式3);或:T2=k·D3/X+P2(公式4)。本发明基于成熟的胃肠动力学,通过对死者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的测量,应用公式计算得出的死者死亡距其末次、次末次进餐时间,理论依据充分,结果准确可靠。同时,通过对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客观上保证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小肠 内容 迁移 距离 推断 死亡 时间 方法 | ||
【主权项】:
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公式1和2推断死亡距末次进餐时间T1(小时):胃未完全排空:T1=k·D1/X+P1 (公式1)胃完全排空:T1=k·D2/X+P2 (公式2)由以下公式3和4推断死亡距次末次进餐时间T2(小时):T2=k·D4/X+P1 (公式3)或:T2=k·D3/X+P2 (公式4)在上述公式1、式2、式3、式4中:D: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单位m;具体取值如下:(1)如胃未完全排空:测量胃幽门距肠道内容物最远端的距离,设为D1;若空白区域后仍可见内容物,则此段内容物距胃幽门的最近端距离设为D3;若此段内容物可见最远端,则此最远端距胃幽门的距离设为D4;(2)如胃完全排空:测量胃幽门距肠道内容物最近端的距离设为D2,距内容物最远端的距离设为D1;若该段内容物后段仍可见内容物,则此段内容物最近端距胃幽门的距离设为D3,此段内容物最远端距胃幽门的距离设为D4;X:小肠内容物在肠管内的迁移速度,单位m/h,取X=1;K:按如下影响因素取值:(1)餐后进行大量运动、重体力劳动、进食种类以植物粗纤维为主的,K值设定为0.9;(2)有胃肠道疾病、大量饮酒或长期服药、年龄大于60的,K值设定为1.2;(3)若对应的K值无明确的调查依据,K设定为1;P1:幽门括约肌闭锁时间,取值范围为0.5~1小时;P2:胃内容物完全排空时间,取值范围为4~6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法医学会,未经安徽省法医学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63649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