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636498.6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秦明;肖圣兵;韩志杰;王成权;张静;彭俊志;王刚;王长保;郑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法医学会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小肠 内容 迁移 距离 推断 死亡 时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法医实践中,通常是通过胃内容物来推断死亡时间。就食物入胃至排入十二指肠的时间而言,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与食物种类、进食量、胃运动能力、机体活动度等有关。一般饮食大约4~6小时。因此通过胃内容物来推断死亡时间只能推断最多6个小时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方法,由以下公式1和2推断死亡距末次进餐时间T1(小时):
胃未完全排空:T1=k·D1/X+P1 (公式1)
胃完全排空:T1=k·D2/X+P2 (公式2)
由以下公式推断死亡距次末次进餐时间T2(小时):
T2=k·D4/X+P1 (公式3)
或:T2=k·D3/X+P2 (公式4)
在上述公式1、式2、式3、式4中:
D: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单位m;具体取值如下:
(1)如胃未完全排空:测量胃幽门距肠道内容物最远端的距离,设为D1;若空白区域后仍可见内容物,则此段内容物距胃幽门的最近端距离设为D3;若此段内容物可见最远端,则此最远端距胃幽门的距离设为D4;
(2)如胃完全排空:测量胃幽门距肠道内容物最近端的距离设为D2,距内容物最远端的距离设为D1;若该段内容物后段仍可见内容物,则此段内容物最近端距胃幽门的距离设为D3,此段内容物最远端距胃幽门的距离设为D4;
X:小肠内容物在肠管内的迁移速度,单位m/h,取X=1;
K:按如下影响因素取值:
(1)餐后进行大量运动、重体力劳动、进食种类以植物粗纤维为主的,K值设定为0.9;
(2)有胃肠道疾病、大量饮酒或长期服药、年龄大于60的,K值设定为1.2;
(3)若对应的K值无明确的调查依据,K设定为1;
P1:幽门括约肌闭锁时间,取值范围为0.5~1小时;
P2:胃内容物完全排空时间,取值范围为4~6小时。
所述空白区域指小肠内容物有明显区别的两段之间的区域,即经肉眼观察,表现为稀薄或浅的黄色粘液、没有固体颗粒的区域;所述空白区域两端肠内容物成分在种类、性状、色泽等方面应有明显的差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基于成熟的胃肠动力学,通过对死者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的测量,应用公式计算得出的死者死亡距其末次、次末次进餐时间,理论依据充分,结果准确可靠。同时,通过对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客观上保证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胃内容物未完全排空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胃内容物完全排空示意图。
图中标记:
D1-胃未完全排情况下胃幽门距肠道内容物最远端的距离;
D2-胃完全排空情况下胃幽门距肠道内容物最近端的距离;
D3-空白区域后内容物最近端距胃幽门的距离;
D4-空白区域后内容物最远端距胃幽门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1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尸体解剖环境要求
1.1法医学尸体检验应在具有一定条件和设备的尸体解剖室进行。
1.2如需在现场就地进行尸体剖验(如发生在农村,偏远山区的案件),应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包括携带全套解剖器械,固定液及盛装检材容器),选择光线充足而又比较僻静的地方,应用便携式解剖床或临时搭成的尸体解剖台,并应尊重当地群众的风俗习惯。如现场无充足的光源,又不具备上述条件,法医应拒绝检验,以免造成误、漏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法医学会,未经安徽省法医学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6364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