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轴承钢盘条塑性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47073.8 | 申请日: | 2013-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晁月林;邓素怀;王丽萍;郑福印;王立峰;张慧峰;李舒笳;李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6 | 分类号: | C21D8/06 |
代理公司: | 首钢总公司专利中心 11117 | 代理人: | 刘念华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轴承钢盘条塑性的控制方法,属于轴承钢轧钢工艺控制领域。该方法采用控温开轧+低温精轧+两段交替控制水冷+低温吐丝+风冷控制的方法,在通过在奥氏体单相再结晶区820℃-850℃进行低温精轧,使轴承钢原始盘条95%的网状碳化物级别小规格网碳降低至1级以下、抗拉强度为1180-1460Mpa,断面收缩率提高至20-25%;大规格盘条90%的网碳级别降低在1.0级以下,抗拉强度为1200-1350Mpa、断面收缩率提高至15-20%。本发明降低轴承钢网状碳化物、提高轴承钢面缩率,可提高轴承钢盘条使用寿命、增加钢的耐磨性、大幅度降低轴承钢发生脆断的概率,提高产品成材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轴承钢 塑性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轴承钢盘条塑性的控制方法,采用转炉冶炼连铸成的方坯在加热炉进行加热保温后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其特征在于:1)加热炉均热段控制温度为1130℃‑1170℃、出加热炉开轧温度为1000℃‑1050℃、粗轧四道次采用脱头无张力轧制、脱头后轧机入口温度为970‑990℃、预精轧温度为950‑970℃;2)预精轧后采用水冷‑回复‑水冷‑回复进行降温处理,轧材总体冷速控制在30‑100℃/s;精轧入口温度为820℃‑850℃,轧后采用水冷箱‑回复段‑水冷交替冷却,轧材从预精轧出口至吐丝前,冷速控制在100℃‑250℃/s,保证心部冷速在15℃/s‑50℃/s;3)吐丝温度控制在750℃‑800℃,吐丝后开启风机,开口度为30%‑50%、保证670℃‑700℃进保温罩温度缓冷处理,经过冷却线缓冷至450℃以下进行集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54707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