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留顶底柱预置空间充填采矿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06271.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7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周科平;李杰林;李斌;邓红卫;胡建华;杨念哥;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邓建辉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留顶底柱预置空间充填采矿法,充分利用顶底板和围岩的自承能力,在采场允许暴露面积范围内,采用预先留置空间的充填方式来充填采空区,在采场回采完毕后立即回收底部结构,并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充填料充填底板区域,作为下一中段矿体开采的人工顶柱,采用废石胶结充填料充填采空区,并依据采空区形态和围岩稳固性的实际情况,决定充填高度和充填体积,预置空间,采空区均为不完全接顶充填。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充填原料缺乏或供应不足条件下采用充填采矿法的地下矿开采,具有作业安全、生产效率高、矿石损失率低和采矿成本低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留顶底柱 预置 空间 充填 采矿 | ||
【主权项】:
一种不留顶底柱预置空间充填采矿法,充分利用顶底板和围岩的自承能力,在采场允许暴露面积范围内,采用预先留置空间的充填方式来充填采空区,其特征是:在采场回采完毕后立即回收底部结构,并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充填料充填底板区域,作为下一中段矿体开采的人工顶柱,采用废石胶结充填料充填采空区,并依据采空区形态和围岩稳固性的实际情况,决定充填高度和充填体积,预置空间,采空区均为不完全接顶充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40627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消除回转盘惯性运动的电极帽堆焊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焊丝送丝管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