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肿瘤靶向诊疗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98991.1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斌;李春炎;张叶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49/00 | 分类号: | A61K49/00;A61K45/00;A61K47/6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6 | 代理人: | 宋鹰武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肿瘤靶向诊疗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肿瘤靶向诊疗系统包括由近红外量子点构成的内核;包覆在所述内核表面的改性PEG分子;通过化学交联与所述改性PEG(聚乙二醇)分子偶联的肿瘤血管靶向分子;组装在所述肿瘤靶向诊疗系统中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本发明的肿瘤靶向诊疗系统,可以实现肿瘤原位、实时、可视、定量的诊断、治疗及评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红外 量子 肿瘤 靶向 诊疗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近红外量子点的肿瘤靶向诊疗系统,包括:由近红外量子点构成的内核;包覆在所述内核表面的改性PEG分子,所述改性PEG分子的改性修饰官能团包括氨基、羧基、巯基,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通过化学交联与所述改性PEG分子偶联的肿瘤血管靶向分子;组装在所述肿瘤靶向诊疗系统中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其中所述化学交联为氨基‑羧基交联、巯基‑巯基交联,或它们的任意组合;以摩尔计,所述近红外量子点:所述改性PEG分子:所述肿瘤血管靶向分子:所述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的比例为(1‑10):(10‑50000):(1‑50000):(10‑100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989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