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菜秆混合配料生物转化香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05048.1 申请日: 2013-05-28
公开(公告)号: CN103314741A 公开(公告)日: 2013-09-25
发明(设计)人: 郭鹏;周明;杨德;王晨;李露;薛淑静;高虹;陈明利;史德芳 申请(专利权)人: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代理人: 朱盛华
地址: 430064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涉及一种油菜秆混合配料生物转化香菇的方法,将自然风干的油菜秆与木屑或棉秆充分混合加麸皮,玉米粉,蔗糖、石膏粉、碳酸钙等混合拌匀,堆置、翻动后转入聚乙烯塑料袋,扎口,高温杀菌,冷却至室温,无菌条件下接香菇种,堆放保温培养,香菇菌丝转色后,打孔及补水进行低温、高温、水分和光照刺激,待小菇蕾出现后,保持水分和空气湿度并通风,出菇蕾的地方切口,幼蕾伸出,保温保湿,注意光照和通风,菌盖直径达两厘米以上时,直接喷施适量营养素;成熟至七八成,菇菌盖边缘下卷向外展开时,即可采收。本发明用油菜秆替代传统段木原料,提高了农副产物资源利用率,缓解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供求矛盾,每袋产干香菇子实体干重75-105 g。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油菜 混合 配料 生物转化 香菇 方法
【主权项】:
一种油菜秆混合配料生物转化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自然风干的油菜秆粉碎至10‑20目大小;(2)将油菜秆与木屑或棉秆混合配制,木屑或棉秆风干后粉碎至10‑20目大小,油菜秆:棉秆的质量比=1‑2:1‑2,油菜秆:木屑的质量比=1‑3:1;充分混合,混合的同时喷洒清水进行充分混匀,使混合物含水均匀,水分含量控制在55%‑65%;(3)培养基配制与堆置处理:将处理好的上述油菜秆与木屑或棉秆的混合物料按照总质量计,加入麸皮10%‑20%,玉米粉1.5%‑3%,蔗糖0.7%‑1.5%、石膏粉1%‑2%、碳酸钙1%‑2%,混合拌匀,堆置24‑48小时,其间翻动2‑3次;将配制与堆置好的培养基转入规格为长×宽=35 cm×17 cm聚乙烯塑料袋,扎口;(4)消毒灭菌与接种:将步骤(3)装好的袋料,置于121℃高温条件下杀菌灭菌2小时,待其冷却到室温后,在无菌条件下接香菇种;(5)菌丝体培养:接种后,将袋料堆放于18‑28℃条件下保温培养,待菌丝体长满袋后即可将菌袋依“井”字形码放,并覆盖薄膜、草苫,促使菌丝尽快转色;(6)催蕾控制:将步骤(5)完成转色的菌袋,打孔、补水,搬入大棚,间隔4‑6厘米单层排放,15‑18℃低温处理1‑2天, 22℃‑26℃高温刺激一周后,小菇蕾出现;温度保持在18℃‑25℃;空气湿度保持在70%‑90%,棚内光照强度保持在400‑1000 lx,适量通风,保证菇蕾源源不断地出现;(7)出菇管理:在步骤(6)出菇蕾的地方,用小刀片将塑料袋薄膜沿菇蕾边缘切一圆形口,待幼蕾伸出;保持温度在18℃‑25℃、湿度在75%‑95%、500‑1000 lx的光照,适当通风,当菌盖直径到两厘米以上,对菇体直接喷施营养素;(8)香菇成熟至七八成,及时采收。一潮菇采收后,补水、养菌;补水后盖上薄膜,控制温度18℃‑25℃发菌,每天换气1‑2次,每次1小时;补水同时适当追施水溶性好的肥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05048.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