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征提取的痤疮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01991.5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4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峰;孙艳玲;李欢欢;王虹;武文强;蔡轶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6 | 分类号: | G06K9/66;G06N3/08;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特征提取的痤疮分类方法,首先获得痤疮患者背部的痧象,利用现有技术获得背部穴位的具体位置,并分割为彩色穴位模块,然后获取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纹理特征,即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基础上的对比度、熵和相关性来共同表征纹理特征,获取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颜色特征,获取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痧象面积特征,接下来采用痤疮患者背部的痧象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所述的BP神经网络为三层结构,输入层维数为63,隐含层维数为25,输出层维数为3,最后利用训练好的BP神经网络对待检测对象进行痤疮分类,最终输出三种病症,即湿热型、心火炽热型以及脾气虚型。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征 提取 痤疮 分类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特征提取的痤疮分类方法,首先在医院统一的环境中,用数码相机获得痤疮患者背部的痧象,并将图像传输至计算机,在计算机中完成从输入图像到对固定背部穴位的自动定位,获得输入图像中穴位的具体位置,其中所述的穴位包括大椎穴、左肺俞穴、右肺俞穴、左心俞穴、右心俞穴、左膈俞穴、右膈俞穴,并以上述各个穴位的位置为中心得到A*A像素大小的区域,由此得到每幅输入图像中7个彩色穴位模块,其特征在于还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纹理特征,即采用灰度共生矩阵基础上的对比度、熵和相关性来共同表征纹理特征,具体如下:首先将每个彩色穴位模块进行灰度化,得到灰度穴位模块,计算得到每个灰度穴位模块的灰度共生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计算每个灰度穴位模块的灰度共生矩阵的对比度、熵和相关性;2)获取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颜色特征,具体如下:首先对每个彩色穴位模块进行RGB颜色空间到HSV颜色空间的转换,得到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HSV分量,提取HSV分量中的色调H分量、饱和度S分量、亮度V分量,并分别对这三个分量进行非等间隔的量化,即分别对这三个分量进行非等间隔的划分,然后每个划分后的区间对应一个值,得到非等间隔量化后的色调分量h、饱和度分量s、以及亮度分量v;量化完成后,把3个颜色分量合成为一维特征矢量L,合成公式为L=16h+4s+v,彩色穴位模块中的每个象素对应L中的一个元素li,统计彩色穴位模块中li对应的象素个数,选取象素个数最多的前四个li做为最后表征颜色分量的特征向量,即 将特征矢量L降维至4*1;3)获取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痧象面积特征;在每个彩色穴位模块中,统计在HSV颜色空间中H分量在(356,360)、(0,5)区间内的像素数,并计算其占对应彩色穴位模块总像素数的比值,将这两个比值作为每个彩色穴位模块的痧象面积特征;4)采用不同的痤疮患者背部的痧象特征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次数不少于500,所述的BP神经网络为三层结构,输入层维数为63,隐含层维数为25,输出层维数为3,其中输入层维数为63,即每一个输入图像中有7个穴位模块,每个穴位模块都包括含有3个特征值的纹理特征、含有4个特征值的颜色特征,以及含有2个特征值的面积特征,输出层维数为3,即输出痤疮的三种病症,湿热型、心火炽热型以及脾气虚型;5)完成训练后,使用BP神经网络对待测图像进行痤疮分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2019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根茎类农作物收获机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ATM机的人脸识别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