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碱性蚀刻废液回收氯化亚铜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179707.9 | 申请日: | 2013-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53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华;赵华毅;肖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3/05 | 分类号: | C01G3/05 |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陈加利 |
| 地址: | 325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蚀刻废液回收氯化亚铜的方法,其工序是:碱性蚀刻废液置于密闭反应器中,常温下缓缓滴加质量分数低于37%的稀盐酸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当废液的酸碱性由碱性转变到中性略微偏酸性时,停止滴加,并静置片刻冷却,冷却到室温,溶液分层,上层为溶液层,下层为沉淀,抽滤出下层的沉淀,并将其晾干,同时分离出的滤液为澄清溶液;将分离出的沉淀放入带有氨气吸收装置的密闭容器中100℃左右加热,加热2~3h后变为灰绿色粉末,即为氯化亚铜。本发明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稳定,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处理过程中不产生新的污染物,该方法处理后的剩余废液可以重新用于配制碱性蚀刻液,可以返回到生产线继续使用。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碱性 蚀刻 废液 回收 氯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碱性蚀刻废液回收氯化亚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1)碱性蚀刻废液置于密闭反应器中,常温下缓缓滴加质量分数低于37%的稀盐酸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当废液的酸碱性由碱性转变到中性略微偏酸性时,停止滴加,并静置冷却,冷却到室温,溶液分层,上层为溶液层,下层为沉淀,抽滤出下层的沉淀,并将其晾干,同时分离出的滤液为澄清溶液; (2)将分离出的沉淀放入带有氨气吸收装置的密闭容器中,加热80℃以上,加热2~3h后变为灰绿色粉末,即为氯化亚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未经温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7970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