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掺杂型荧光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9565.7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波;宋志龙;潘建明;卫潇;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F220/06 | 分类号: | C08F220/06;C08F222/14;C08F2/44;C08F2/22;C08K9/06;C08K9/04;C08K3/36;C08J9/28;C09C1/28;C09C3/12;C09C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稀土掺杂型荧光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属环境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首先在硅球表面修饰2,2’-联吡啶-4,4’-二羧酸,以合成的Eu(TTA)3(TTA: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通过配体交换的方法共价连接在硅球表面,随后以制得的铕配合物修饰的硅球作为稳定剂,利用皮克林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以三氟氯氰菊酯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稀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2,2'-偶氮二已丁腈(AIBN)为引发剂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并用于光学检测三氟氯氰菊酯。制备的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和均一的尺寸,高的光学和pH稳定性,且具有选择性识别三氟氯氰菊酯的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掺杂 荧光 印迹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稀土掺杂型荧光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称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溶于的水中,再加入质量浓度为28% NH3·H2O 和乙二醇乙醚,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继续搅拌24 h;所得的白色沉淀离心分离,并分别用乙醇、水洗,于60oC烘干;将所制得的硅球放入马弗炉中以2oC/min程序升温至550oC并保持5 h以除去CTAB制得多孔的二氧化硅;(2)多孔二氧化硅表面氨基化mSiO2‑NH2:将上述制得的多孔二氧化硅分散于的甲苯溶液中,不断搅拌下逐滴加入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50,回流24 h;乙醇洗涤、烘干备用;(3)多孔二氧化硅表面接枝2,2’‑联吡啶‑4,4’‑二羧酸mSiO2‑Bpc:A、先取表面氨基化的多孔二氧化硅mSiO2‑NH2分散于含10% DMF 的水溶液中待用;再取2,2’‑联吡啶‑4,4’‑二羧酸Bpc溶于浓度为100mmol/L, pH为6啉乙磺酸的缓冲溶液中,加入浓度为20 mmol/L 的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浓度为20mmol/L 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活化,1 h后,调节pH值为8并迅速加入到A的溶液中,室温搅拌24 h;将产物重新分散于DMSO中,用0.22 µm聚苯乙烯膜过滤;重复2次,最后用体积比为10:1的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除去过量的Bpc,乙醇,水洗,真空烘干;(4)稀土铕配合物修饰的多孔二氧化硅mSiO2‑Eu(TTA)3Bpc:先取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溶于乙醇溶液中,室温搅拌下滴加NaOH调节pH值为8,然后逐滴加入浓度为0.05mol/L的氯化铕的乙醇溶液,继续反应1 h,待充分沉淀后,乙醇洗涤,真空烘干,制得Eu(TTA)3(H2O)2,再按摩尔比为1:1称取Eu(TTA)3(H2O)2和2,2’‑联吡啶‑4,4’‑二羧酸修饰的多孔二氧化硅mSiO2‑Bpc, 溶于氯仿中,室温搅拌24 h;用旋转蒸发器出去氯仿,得白色粉末,乙醇洗涤、烘干;(5)荧光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mSiO2‑Eu(TTA)3Bpc@MIPs 在水中加入甲基丙烯酸MAA和稀土配合物修饰的多孔二氧化硅mSiO2‑Eu(TTA)3Bpc超声分散,并加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2,2'‑偶氮二已丁腈AIBN和三氟氯氰菊酯LC,继续超声5‑10 min,形成水包油的乳液;通N2 30min后,70oC反应12‑24 h;产物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产物用体积比为80:20的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提取液索式提取48 h,脱除模板分子LC,在50oC下真空干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1956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