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壳结构的生物粘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8525.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崔元璐;董天骄;高秀梅;王强松;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4 | 分类号: | A61K36/754;A61K9/16;A61K47/36;A61P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叶凡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核双层结构的生物粘附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以左金丸总生物碱为模型药物,壳聚糖、海藻酸钠、明胶等天然高分子聚合物作为载体材料,构建具有生物黏附性的智能水凝胶药物释放系统。本发明的核壳结构的生物粘附微球延长了药物的胃内滞留时间,增加药物吸收,改善口服用药治疗胃溃疡的生物利用度。为古方赋予现代研究方法,开发出更合理有效的抗胃溃疡药物新剂型。本发明还阐明了此微球的体外药物释放性能及其体外生物粘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生物 粘附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核壳结构的生物粘附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顺序进行的步骤:1)制备载体微球核1‑A):将明胶与海藻酸钠的水溶液加入到混合乳化液中,进行两次乳化处理,然后加入异丙醇,进行第三次乳化处理,制得第一载体乳化液;1‑B):将第一载体乳化液滴加到第一交联液中,接着进行两次交联反应后进行静置沉淀,然后将沉淀进行冷冻干燥处理,制得载体微球核;2)制备载药微球核2‑A):将原料药黄连和吴茱萸加入到乙醇溶液中,加热回流提取,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干燥处理,制得总生物碱提取物;2‑B):将总生物碱提取物加入到无水乙醇中,进行超声处理,制得总生物碱乙醇液;2‑C):将载体微球核浸泡于总生物碱乙醇液中,加热回收乙醇,使总生物碱吸附于载体微球核上,得到载药微球核;3)制备生物粘附微球3‑A):首先将载药微球核浸泡于壳聚糖溶液中,搅拌,使载药微球核吸附壳聚糖,然后进行离心处理,得到壳聚糖‑载药微球核;3‑B):将壳聚糖‑载药微球核浸泡于第二交联液中进行第三次交联处理,即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852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