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缝中气孔形态及分布的无损检测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5079.X | 申请日: | 2013-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芦凤桂;李希彬;唐新华;崔海超;吴毅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18 | 分类号: | G01N2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缝中气孔形态及分布的无损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采用新型的Nano-CT断层成像系统对焊件进行检测,采用X射线源对焊接构件进行360°扫描,当X射线穿透焊件时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而穿过焊缝中气孔的X射线能量衰减会明显低于周围射线,用平板探测器接收到不同程度衰减的透射能量,从而得到多组断层扫描图像,然后对多组断层数据进行三维重构,得到焊缝中气孔缺陷的三维检测图像。本发明检测方法分辨率高、成像直观,且不受焊件材料种类、形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能够得到焊缝中气孔三维形貌、孔径尺寸及空间分布特征等常规方法难以得到的重要信息,对于气孔的分类、缺陷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缝 气孔 形态 分布 无损 检测 新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焊缝中气孔形态及分布的无损检测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带有气孔缺陷的焊接构件置于X射线设备的机械旋转平台,固定牢固,然后利用所述X射线设备对焊接件进行旋转扫描得到多组连续的二维断层图像;(2)进行上述的多组连续的二维断层图像的三维重构,并进行适当的校正,对气孔的边界进行渲染,即可得到焊接构件的三维图像,根据所述三维图像获得气孔缺陷的三维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信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10507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