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制备棒状和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新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7110.3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3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龚福忠;曹欣欣;周彬;蒋其辉;韦桂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F5/22 | 分类号: | C01F5/2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驱物沉淀转化法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同时制备棒状和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新工艺,是以棒状碱式氯化镁[Mg2(OH)3Cl·4H2O]为前驱物,使氢氧化钠的醇-水混合溶液自上而下流过以棒状碱式氯化镁填充的离子交换柱,最后将离子交换柱中的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即得到宽100~500nm,长15~30μm的氢氧化镁纳米棒,得率为40%~45%;同时将流出液浓缩使结晶析出,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可得到厚度20~50nm,直径100~300nm的氢氧化镁纳米片,得率为42%~46%。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操作在常温下进行,工艺简单,可同时得到棒状和片状纳米氢氧化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制备 片状 纳米 氢氧化镁 新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前驱物沉淀转化法和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同时制备棒状和片状纳米氢氧化镁的新工艺,是以棒状碱式氯化镁【Mg2(OH)3Cl·4H2O】为前驱物,使氢氧化钠的醇‑水混合溶液自上而下流过以棒状碱式氯化镁填充的离子交换柱,最后将离子交换柱中的固体产物洗涤干燥即得到宽100~500nm,长15~30μm的氢氧化镁纳米棒,得率为40%~45%;同时将流出液浓缩使结晶析出,再经过滤、洗涤、干燥等工序,可得到厚度20~50nm,直径100~300nm的氢氧化镁纳米片,得率为42%~4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7711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顶出装置及镜头顶出方法
- 下一篇:测试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