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性掺杂的自旋场效应管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40690.9 | 申请日: | 201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王燕;张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66 | 分类号: | H01L29/66;H01L29/10 |
代理公司: | 江苏爱信律师事务所 32241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性轻掺杂结构的自旋场效应管。基于量子力学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框架,通过自洽求解泊松(Poisson)和薛定谔(Schrödinger)方程,构建了适用于线性掺杂自旋场效应管的输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计算线性掺杂和普通掺杂策略对自旋场效应管(Spin-FET)电学特性的影响。通过与采用其他掺杂策略的输出特性、转移特性、开关电流比、磁电流率等电学特性对比,发现这种掺杂结构的自旋场效应管具有更大的开关电流比、更高的磁电流率、更小的亚阈值摆幅和阈值电压漂移,即表明采用线性掺杂具有更好的栅控能力,能够有效的抑制短沟道效应和热载流子效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性 掺杂 自旋 场效应 | ||
【主权项】:
1.一种线性掺杂的自旋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该场效应管是一种双栅(6)结构,其中用半导体材料硅(4)作为导电沟道,沟道与两个栅电极间用同种电介质材料填充,且两个栅电极以沟道为中心形成对称结构;该场效应管的源区(1)和漏区(5)为半金属铁磁,在硅(4)沟道与源区(1)和漏区(5)之间有一层自旋随机层(2)和隧穿氧化层(3),且在硅(4)沟道有一个线性掺杂结构,即在沟道中掺杂浓度随着沟道长度而线性变化;
其中
为沟道的掺杂浓度,
为沟道的长度,
为开始的沟道掺杂浓度,
为掺杂线性变化的系数,沟道中掺杂的浓度随着沟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406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形翻车机传动装置
- 下一篇:耐磨升降叉式供给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