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端炔的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25557.6 | 申请日: | 2013-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包明;冯秀娟;于晓强;王良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1/12 | 分类号: | C07D231/12;C07D409/14;C07D401/1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赵连明 |
地址: | 116024***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工中间体及相关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发明及相关化学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端炔合成新型吡唑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端炔和肼为原料,在Cu催化下,实现了一锅两步反应合成新型吡唑类化合物。本发明主要是提供一种新的吡唑环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兼容性好、底物范围广、环境友好等优点。由于吡唑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基团,在药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发明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吡唑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端炔的吡唑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端炔为原料,通过一锅两步反应,合成一系列吡唑类化合物,其特征是合成路线如下:
将铜盐催化剂、有机溶剂、端炔依次加入到反应器中,置于油浴中反应12~36h,再加入浓度为85%的肼水溶液(H2N-NH2),继续置于油浴中反应;反应温度50~150°C;将获得的反应液,经分离得到吡唑类化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2555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