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18872.6 | 申请日: | 201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松;张金龙;李绍海;秦勇;赵桂根;徐海;王世祥;张千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县蔬菜技术指导服务站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8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通过栽培条件的选择、育苗方法、定植、栽培管理、防止病虫害和采收等步骤,使正常的露地秋茬红辣椒的供应期由原来的10月中下旬延迟到12月份后直至次年4月陆续上市的一种高效反季节特色大棚辣椒栽培技术,该技术实施简单,可操作性强,适应性广,满足了漫长冬季和早春的淡季市场对辣椒的需求。本发明栽培方法使红椒特色产品不仅实现了淡季错峰上市,更具有在田保鲜、可择机择期上市的优势,因而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和稳定。此外该技术在选种、育苗、栽培各阶段均注意对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措施的综合应用,尽量避免和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产品质量安全也有非常可靠的保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辣椒 延后 越冬 保鲜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大棚辣椒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内容:(1)栽培条件选择:选择耕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未发生茄科作物连作、尤其是同种作物重茬现象, PH为6‑6.5的沙壤和壤土的田块;(2)品种选择:选择高抗病毒病、高产、易座果、果面光滑、转红快且着色艳丽的粗牛角果辣椒品种,如好农11、好农78、汴椒1号、汴椒红果王等; (3)泥猴法育苗:选建苗棚:按每亩10万钵(苗)的参数确定苗床大小搭建育苗棚,并提前一个月实施高温闷棚和高温煮田处理;于播种前5~7天搭建育苗大棚,覆膜后上盖65‑75%遮光率的黑色遮阳网遮荫,大棚两侧保持敞开;作床注水:按每万钵1‑1.5kg的量对苗棚畦面均匀撒施98%磷酸二氢钾肥料,然后实施旋耕,耕后作宽为1.4m‑1.6m的小高畦,理沟、围边,并在加深和疏理棚中操作沟时,将操作沟中理出的土加于畦边形成宽15m的小围埂,从而最终使埂内畦面形成深约6‑8cm的平底浅槽,在制钵前一天的午后,向槽内注水平畦;过干的畦土吃水会很快,可在吃净水后再灌一次;结合灌水可用50%辛硫磷、按200ml/万钵的药量随水灌入畦中以防除地下害虫; 制钵(俗称泥猴):次日上午,畦面水吸干后,于畦面撒一层草木灰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再于畦两边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蹲于木板上,以直径6‑8cm、高8‑10cm的制钵器在育苗畦面逐次取泥制钵,并逐次将土钵按每排20~22钵往后排好挤紧,逐次移板,逐次制钵,最后在播种前向制好的钵面喷水以去除钵面多余的草木灰(若用的是基质,可免喷);播种:7月中下旬播种,亩用种40g;播前先将种子在弱光下晾晒2~3h,然后用约55℃的热水烫种并不断搅拌15min,再加入清水至常温浸种2~3h,捞出以干毛巾揉干种子表面的水分,再于育苗畦两侧围堰上横担上一脚宽的厚硬木板,人立其上逐次将种子播入钵穴中央,每钵播一粒;可于操作沟两侧选两条边行每钵播两粒,以备日后补苗用;随后用事先筛制好的细土盖穴,使土钵顶盖土后呈自然小尖堆状;播后于床面盖上地膜,再于地膜上加盖用水打透的草帘,盖严大棚上的遮阳网;若此前未作防地下害虫处理的,此时可用90%敌百虫拌入热炒过的菜籽饼或育苗用的有机基质,撒于苗床边以诱杀地下害虫;最后用中眼网具将苗棚四周围严,以防狗、防鸡、防兔;苗床管理:在播种后5‑7天,有50%出苗时,选傍晚揭去床面覆盖物;待子叶平展时,选一傍晚用小竹片挖取备用苗对空钵实施补苗,并于两天后定苗;定苗后可用50%福美双800倍液或15%苗菌敌1000倍液细雾喷于床面和幼苗上,实施防病一次;苗期一般不再补水,仅在特别干时于钵间可见干见湿地条施适量水;在无风夜间应将大棚膜及遮阳网推折至棚顶,敞开大棚让秧苗在露天条件下尽多感受夜凉;在阴雨天则仅将遮阳网推折至棚顶;定植前5‑7天开始逐渐增大揭棚揭网时间以逐步适应棚外强光和高温,达到逐步炼苗的目的 ;日历苗龄25天~28天,秧苗生长量达6片~8片真叶时,即可择天(最好是阴雨天或多云天)定植; (4)定植: 定植准备:栽培田大棚应于夏季休耕间歇期,利用高温强光实施高温闷棚曝晒处理,即腾茬清洁田园后闭棚,先行闷棚曝晒5‑7天,然后敞棚并揭去地膜进行深耕,再行露天曝晒若干天,随后选持续高温晴天向大棚所在田块内注水并保持10‑15cm浅水层7‑10天(田边漏水较快的,应于注水前在田边开沟围堰衬膜),然后任其自然息干,实施7‑10天的高温强光厌氧条件下的高温煮田处理;定植前8‑10天扣棚盖网,每亩施用经无害化处理过的腐熟有机肥2000‑3000kg、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60kg,撒匀后实施旋耕,再耙细整平,开沟作畦,做成宽1.8‑2米、高15‑20cm的栽培畦,并留出宽30‑50cm的畦间操作沟和适当大棚边空;建跨度4.5米、长50‑80米、顶高1.8‑2米的双畦或跨度6‑6.5米、长50‑60米、顶高2.5‑3.0米的三畦南北向拱形大棚; 定植操作:选择具有品种特征,有6‑8片真叶,叶色浓绿,茎杆粗壮,节间较短的无病虫壮苗,选多云阴雨天或在晴天近晚时分,按33×45cm株行距开穴打宕定植,并及时浇足定根水;3‑5天活棵后,培土壅根平穴,然后于畦面里外两行间铺设两条微灌软管后覆盖黑色物理抑草地膜,并及时破膜放苗、封穴压边; (5)栽培管理: 温湿调理:定植初期实施敞棚管理,并盖网降温(10‑15天后撤网),无风的夜间应推折膜网至棚顶,让植株尽量多地感受夜凉,白天温度尽量调节在30℃以下,夜晚温度尽量调节在20℃以下;9月下旬后逐步闭棚,进入适温管理,并适时通风降湿;当夜温低于13℃时,于大棚两侧加设围裙膜;当夜温低于8℃时,于棚内畦上加设小拱棚并覆膜;进入12月后,随气温下降,逐步在小拱棚膜上加盖草帘或防水型农用无纺布等保温材料并昼揭夜盖;12月下旬后进入在田保鲜管理,草帘适当加密;寒流期间要盖严盖实,并尽量在白天多见光,密切注意防冻;开春后随着温度逐步回升,适当通风,保持8‑15℃偏低温度的保鲜管理,3月上旬后应在大棚外加盖遮阳网,阻隔阳光,以保持棚内相对均衡的冷凉的保鲜环境,此期间如遇连阴雨,可在夜晚对大棚内的小拱棚从内侧揭开边际实施小量通风,以防病害流行和烂果的发生; 光照调节:定植初期应于棚膜上盖网遮荫,阴雨天应推网至棚顶,定植10‑15天后逐步撤除;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的盛花期尽量多实施“日光浴”管理,即在无风或微风天推膜至棚顶,将植株置于露天条件下尽量多感光,防徒长、促座果;越冬保鲜管理期,特别是连阴雨天,应通过草帘或无纺布揭盖时间的把握,在植株对低温可忍耐的范围内,尽量增加光照;开春回暖后则基本保持外网内帘的覆盖,以保持棚内相对均衡的冷凉的保鲜环境; 肥水运筹:根据天气状况及植株长势长相,重点把握植株的定植活棵、初果期、膨果中期等关键点,结合膜下微滴灌实施追肥,一般定植活棵后每亩用4‑5kg的氨基酸活性液肥追一次发棵肥,初果期和膨果中期每亩各用10‑15kg优质水溶性45‑48%氮磷钾复合肥实施重点追肥;结合病虫害的防治,分别于花期至盛果期,叶面喷施0.2%的硼肥、0.2%的磷酸二氢钾和0.2%的氯化钙各1‑2次;灌水以透而不渍为宜,并在灌水后及时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湿度;11月上旬后应严格控制水分; 植株调整:于植株初果后,在每株杈间靠插一根40‑50cm高小竹杆,以防倒伏;在加设小拱棚时,拔除插竿,并及时疏叶打顶、露果见光;尽早摘除低位坠根果和僵果; (6)病虫害防治 辣椒大棚秋延后越冬在田保鲜栽培的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疫病、青枯病、灰斑病和灰霉、黑霉等传染性病害及顶枯、顶腐和“三落”等生理性病害;主要虫害有烟粉虱、蚜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烟青虫、棉铃虫等;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适时综合采用农业法、生物法、物理法和化学法进行综合防治; (7)采收:于12月中下旬,先期采收低位坠根果;翌年1‑4月中下旬,根据市场行情择机、择期、分批采收上市;采收完毕后应及时清洁田园,无害化处理秸杆和废弃地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县蔬菜技术指导服务站,未经和县蔬菜技术指导服务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310018872.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开瓶器
- 下一篇:工作斗调平系统及折叠臂高空作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