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离心消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69453.0 | 申请日: | 2012-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0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生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5/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天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07 | 代理人: | 章翠云 |
地址: | 315032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卧式离心消雾器,它包括前端与进气管道相连的筒体,所述的筒体包括前侧的滑水罐和后侧的排风罐,所述的滑水罐侧壁由前至后向外弧形发散,滑水罐的后侧向内凹进,并且在滑水罐的后侧中心设置有排风圈;在滑水罐内安装有导流板,在导流板的背面安装有摩擦分流罐,摩擦分流罐的后端穿过滑水罐上的排风圈,在摩擦分流罐的内壁设置有多块环形的小摩擦阻尼板。本实用新型主要与雾化除尘装置配套使用,通过雾化除尘装置将尾气与水雾充分接触,使尾气中的烟尘和有毒物质均混入水雾中,然后通过通过滑水罐、摩擦分流罐以及水气分离槽后将烟尘和有毒物质水雾再凝结成水,使水雾中气流中分离出来,最终排出纯净的空气,具有结构简单、除雾彻底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 消雾器 | ||
【主权项】:
一种卧式离心消雾器,它包括前端与进气管道相连的筒体,所述的筒体包括前侧的滑水罐(4)和后侧的排风罐(19),所述的滑水罐(4)的前侧开设有进风口(4.2),在滑水罐(4)的进风口(4.2)处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改道风叶(7),在排风罐(19)的后端面的中心开设有排风口(19.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水罐(4)侧壁由前至后向外弧形发散,滑水罐(4)的后侧向内凹进,并且在滑水罐(4)的后侧中心设置有排风圈;在滑水罐(4)内安装有导流板(6),该导流板(6)位于改道风叶(7)的后侧,呈前小后大的锥体,在导流板(6)中心开设有过风孔,在导流板(6)的过风孔处边沿向前向外延伸形成导流板挡水圈(6.1);在导流板(6)的背面安装有摩擦分流罐(8),摩擦分流罐(8)的直径大于导流板(6)的过风孔,摩擦分流罐(8)的后端穿过滑水罐(4)上的排风圈,在摩擦分流罐(8)的内壁设置有多块环形的小摩擦阻尼板(9),该小摩擦阻尼板(9)与摩擦分流罐(8)固定,小摩擦阻尼板(9)的内边沿向前延伸呈钩状形成阻水环(9.1),小摩擦阻尼板(9)的外延底部与摩擦分流罐(8)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回水间隙(10);在摩擦分流罐(8)的后端安装有大摩擦阻尼板(3),该大摩擦阻尼板(3)的中间开设有过风通道,该大摩擦阻尼板(3)的外边沿向前向内延伸形成聚水圈(3.2),所述的大摩擦阻尼板(3)与摩擦分流罐(8)之间设置有内回水圈(12),在内回水圈(12)的底部开设有回水孔,在大摩擦阻尼板(3)的前侧设置有防风罩(18),该防风罩(18)的上端包覆于回水孔的外侧,其下端指向聚水圈(3.2)的底部;所述筒体底部设置有排水腔,滑水罐(4)的底部与排水腔相通,聚水圈(3.2)的底部通过引导回水管(16)与排水腔相通,在排水腔的底部安装有排水总管(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生,未经张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2026945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平板集热器
- 下一篇:电动车顶遮阳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