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制电路板锣刀自动铆套及取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43541.X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9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黄建国;徐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制电路板锣刀自动铆套及取套装置,在挡块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胶圈的胶圈槽,在该胶圈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卡槽,胶圈铆合到锣刀上时,首先将胶圈卡在胶圈槽中,锣刀刀头部分穿过胶圈,然后利用轴承推进锣刀尾端,将锣刀的刀头部分对应穿过胶圈,实现胶圈快速铆合到锣刀上;而当锣刀报废后,需要将胶圈取下时,则将胶圈对应固定在槽宽较大的卡槽中,且使锣刀刀头对准轴承,利用轴承推进锣刀刀头,使锣刀与胶圈脱离。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使用方便等优点,尤其是在胶圈铆合和取下过程中,可人为控制力度,有效避免了胶圈的损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制 电路板 自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印制电路板锣刀自动铆套及取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把手(5)以及与把手(5)连接的曲臂(7),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互相平行的第一挡块(2)、第二挡块(3)和第三挡块(4),所述第二挡块(3)位于第一挡块(2)和第三挡块(4)之间;所述第一挡块(2)上设置有与把手(5)下端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501);所述第二挡块(3)上设置有一套筒(6),该套筒(6)位于第一挡块(2)和第二挡块(3)之间,且垂直固定在第二挡块(3)上,套筒(6)内安装有一可沿套筒(6)前后运动的轴承(8),该套筒(6)一侧设置有滑槽(601);所述把手(5)中间设置有与曲臂(7)一端活动连接的第二转轴(502),曲臂(7)另一端设置有位于滑槽(601)中且与轴承(8)连接的滑动轴(701);所述第三挡块(4)上设置有胶圈槽(401)、第一卡槽(402)和第二卡槽(403),所述胶圈槽(401)位于第一卡槽(402)和第二卡槽(403)之间,第一卡槽(402)、胶圈槽(401)和第二卡槽(403)相互连通,且第二卡槽(403)的槽宽大于第一卡槽(402),所述第一卡槽(402)、第二卡槽(403)和轴承(8)处于同一直线上;当胶圈(10)需要铆合到锣刀(9)的刀头上时,将所述胶圈(10)对应卡入胶圈槽(401)中,且位于第一卡槽(402)和第二卡槽(403)之间,锣刀(9)的刀头从第二卡槽(403)对应穿入胶圈(10),操作把手(5)以带动曲臂(7)前进,曲臂(7)前端的滑动轴(701)沿滑槽(601)带动轴承(8)前进,轴承(8)前端从第二挡块(3)中伸出,与锣刀(9)的尾端接触,推动锣刀(9)前进,将胶圈(10)铆合在锣刀(9)上;当胶圈(10)需要从锣刀(9)的刀头上取下时,使锣刀(9)位于第一卡槽(402)、胶圈槽(401)和第二卡槽(403)中,且将胶圈(10)对应卡在第二卡槽(403)中,使锣刀(9)的刀头朝向轴承(8),然后操作把手(5)以带动曲臂(7)前进,曲臂(7)前端的滑动轴(701)沿滑槽(601)带动轴承(8)前进,轴承(8)前端从第二挡块(3)中伸出,与锣刀(9)的刀 头端接触,推动刀头从胶圈(10)中退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博敏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54354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乳型L40表面活性剂
- 下一篇:IGBT器件的背面工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