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围岩完全变形控制的中国隧道修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80838.9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0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张顶立;李鹏飞;王梦恕;关宝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围岩完全变形控制的中国隧道修建方法,其实施步骤为:(1)地质判定: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与围岩物理力学特性综合评价,确定隧道围岩分级与物理力学参数;(2)标准制定:对隧道围岩变形进行预测,制定围岩变形控制标准和满足安全性、经济性的初步设计方案;(3)对策拟定:针对变形全过程制定详细的变形控制对策,并在施工图设计中将围岩变形控制目标分解到每个施工工序;(4)过程测定:在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对关键施工部位和关键施工工序进行重点监测,判断工程的安全性并及时作出反应;(5)状态评估:及时对支护结构状态进行评估,对隧道围岩结构的长期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给出合理的补强方案。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围岩 完全 变形 控制 中国 隧道 修建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围岩完全变形控制的隧道修建方法,其特征在于:(1)以“围岩为本”。围岩是隧道结构的主体,是构成结构体的主体材料,是施加结构的荷载来源。“结构体‑作用荷载‑构成材料”三位一体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的、独一无二的特征。隧道工程从规划、调查、设计、施工到维修管理都是由这个特性决定的。(2)维护和提高围岩的自支护能力是隧道设计、施工、维修管理的基本原则。设计施工要做到:不使围岩“松弛”或者“少松弛”;围岩、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是成为一体的结构物,隧道结构物只有与围岩成为一体才能发挥其功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未经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808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式太阳能阳台围栏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现场浇筑生态护坡的护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