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方格星虫人工亲体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56704.3 | 申请日: | 2012-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5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邹杰;杨家林;童万平;张琴;王志成;文雪;童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6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方格星虫人工亲体选育方法。方格星虫食物链级次低,抗逆性强无长距离洄游迁移现象,养殖无需投饵,适合大面积人工养殖。本发明通过亲体的初选优、自然产卵培育、担轮幼虫选优、幼体培育与选优、稚星虫培育与选优、亲体育成和养成亲体再选优的技术措施,在占用较少的资源情况下,实现了方格星虫人工优质亲体选育和批量生产,选育亲体合格率77%-94%,亲体生产的受精卵平均发育变态率为88%,变态存活率48.3%,极大提高方格星虫人工育苗效率,2年滩涂养殖中选育亲体生产的苗种比天然苗种生长快8.3%。本发明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方格星虫亲体选育,时间较短、结果稳定,对方格星虫人工增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方格 人工 选育 方法 | ||
【主权项】:
方格星虫人工亲体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亲体的初选优:首先进行产卵池建设,选择的产卵池底面积10‑20m2,水深0.8‑1.2m,池底一半铺设5‑10cm厚的沙,以粗沙为主,粒径0.5‑3mm;然后选择每年6月中旬至8月上旬进行初选优,挑选时可将当日采挖的备选沙虫集中堆放,分出雌雄虫,雄雌虫挑选比为1∶1.5‑2.2,选好后以沙滤海水冲洗,然后采用3‑5mg/L的青霉素钠海水浸泡5分钟进行消毒,后投放于产卵池,亲体投放在铺沙的位置时,1分钟不潜沙者淘汰;(2)自然产卵培育:亲体在产卵池中培育,单池培育亲体5‑10kg,单体重>18g,培育条件是光照强度<2500Lux,日换水100%,饵料主要为底栖硅藻,螺旋藻粉和虾片,单池底栖硅藻投喂量为1‑3×107cell,螺旋藻粉和虾片投喂量2‑5g,模仿潮汐,日排干水维持1h,然后注水深1‑1.2m,待其自然产卵、排精,体外受精,减少其它人为光照、温差或阴干刺激,防止排精过多和产出不成熟的卵子;(3)担轮幼虫选优:亲体产卵受精后20‑24h采用虹吸法收集受精卵,选优的方式为收集产卵池距底部20cm以上的单轮幼虫,采用170目网袋进行担轮幼虫个体大小的等级选优,留取网袋内的较大的担轮幼体,后投入底面积10‑20m2,池深1‑1.2m的育苗池进行孵化和培育;(4)幼体培育与选优:初孵海球幼体培育时间8‑10天,8‑10天发生下沉现象倒苗至沙池,幼体培育水温保持26‑32℃,在幼体培育的1‑4天,培育密度为1个/10ml,4‑10天培育密度1个/20ml,日换水量60%‑80%,3‑4天倒池一次,1‑5天投喂金藻、绿色巴夫藻及角毛藻,投喂量1×104cell/ml,5‑10天投喂角毛藻、扁藻及卵形藻,投喂量每种饵料1‑3×104cell/ml,日投饵1次,光照强度低于3000Lux,以防饵料自行生长过浓,4天后采用150目网袋换水集苗时进行个体大小的等级选优,直接滤过小个体或发育不良个体;(5)稚星虫培育与选优:海球幼体经约8‑l0天的培育即将变态转入底栖生活,此时用筛绢袋将幼体收集放至底栖苗池,底栖苗池底均匀撒布细沙,粒径0.02~1mm,厚度1‑3cm,放苗3天前需注水1‑1.2m,泼洒1×107cell底栖硅藻进行增殖,放苗时重新换水至1‑1.2m深,变态条件:水温保持29‑33℃,盐度突变不超过3,溶氧>3mg/L,弧菌含量<1300cfu/ml,完全变态为稚星虫的培育密度不超过0.5条/cm2,保持水深0.3m,隔两日换水100%,人工饲喂主要采用虾片和螺旋藻粉1∶1,以150‑170目网袋搓滤后投喂,根据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以略有剩余为准,稚星虫培育30天进行选优和分池培育,筛取体重>0.028g的个体,分池培育密度0.1‑0.2条/cm2,再培育30天;(6)亲体育成:对人工选育的稚星虫养殖2年,养殖场地选择方格星虫自然产区,滩表平缓,无潮水水路经过的潮间带沙质滩涂,近岸,需采挖干净原有的剩余的方格星虫,养殖场地退潮无存水和积淤,清除过多大型杂藻,养殖放养密度8条/m2;(7)养成亲体再选优:操作同亲体初选优,亲体体重>22g时,以雌雄数量比5∶1,重复上述过程进行2次亲体选育或人工育苗生产;所述用水水质无特殊指明为一级沙滤海水,溶氧>4mg/L,水温温26‑32℃,盐度18‑33;所述底栖硅藻为自然海区采集并培育的底栖硅藻,主要包括舟行藻、直链藻和羽纹藻的任意混合藻;所述150‑170目网袋是指袋网口径0.15‑0.17mm的网袋;所述虾片为市售高级无渣虾片或市售经发酵工艺制成的虾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5670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