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土窑变釉陶制品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99707.8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5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定;苏俊基;陈国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定 |
主分类号: | C04B33/22 | 分类号: | C04B33/22;C04B41/8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积峰 |
地址: | 362511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陶制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红土窑变釉陶制品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底釉、制造面釉、制造坯体、施釉及烧成等步骤,本发明一方面调整底釉和面釉的成分,使其膨胀系数与红土坯体相适配,另一方面由于有底釉和面釉两层釉的存在,即便一次烧成时红土坯体与底釉有些许的不匹配,面釉也可将这种坯釉结合瑕疵掩盖,从而保证烧成产品质量可靠稳定,实现红土窑变釉陶制品一次烧成,烧成成本较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土 釉陶 制品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红土窑变釉陶制品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造底釉:将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熔块45‑55份、长石12‑18份、轻钙6‑8份、高岭土6‑10份、氧化锌3‑5份、碳酸钡2‑4份、硅酸锆2‑4份、氧化铜4‑6份、氧化钛4‑6份,混合后加入2‑9份废玻璃,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匀后放入球磨机研磨成釉浆,再在釉浆中加入0‑5份的低膨胀釉粉,制得底釉;步骤二:制造面釉:将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熔块32‑42份、长石8‑12份、高岭土4‑6份、氧化铁12‑18份、氧化锆10‑12份、助熔剂8‑12份、氧化锌10‑15份,混合后加入2‑9份废玻璃,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匀后放入球磨机研磨成釉浆,再在釉浆中加入0‑5份的低膨胀釉粉,制得面釉;步骤三,制造坯体:将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红土70‑80份、黑土1‑10份、黑灰石1‑10份、腊石1‑10份、高岭土5‑20份、水20‑40份、水玻璃胶0.5‑2份,混匀后研磨成土浆,将土浆注入模具中0.5‑1小时后脱模成型,在常温下自然风干,经过修坯擦水处理后自然风干,制得坯体;步骤四,施釉:在坯体上施上底釉,待2‑4小时后,施上面釉;步骤五,烧成:将施釉完成的产品送入窑炉煅烧,在1080‑1300℃下煅烧4‑6小时后,然后经6‑8小时冷却后出窑得成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定,未经陈永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9970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嵌制动式驱动皮带轮组件
- 下一篇:一种喷气织机卷布轴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