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型海水名贵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258211.6 | 申请日: | 2012-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2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胡超群;张吕平;夏建军;钟鸣;江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刘明星;黄培智 |
地址: | 510301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型海水名贵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初级过滤塔、蛋白分离器、一级生物滤塔、二级生物滤塔、三级生物滤塔、藻类处理池、源水过滤池、紫外消毒器、调温池、弧形筛、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该养殖池采用双向排水系统,将含有较少、较小颗粒的池内中下部水体和含有较多、较大颗粒的池内底层水体分别排出并输入到不同的处理单元再回收。该系统将贝类、海参和藻类引入到养殖废物、废水处置和资源化利用中,使系统有明显的生态型特征。本发明养殖废水、废物的处理效率高;设备更为简单、能耗低、反冲洗效率高;可对养殖废水、废物资源化利用;循环补充水量少;水体的无机营养盐类处理效率高;经济附加产值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海水 名贵 鱼类 工厂 循环 养殖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生态型海水名贵鱼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养殖池(1)分设排水管(11)及第一排污管(12)两支管路,排水管(11)一端伸入养殖池(1),其伸入端开有排水孔(111),养殖池(1)中上层的主体水通过排水孔(111)进入主体水循环处理系统(2),主体水循环处理系统(2)包括依次循序贯通的初级过滤塔(21)、蛋白分离器(22)、一级生物滤塔(23)、二级生物滤塔(24)、三级生物滤塔(25)、藻类处理池(26)、紫外消毒器(27)、调温池(28),并在藻类处理池(26)与紫外消毒器(27)之间引入用于注入新水的源水过滤池(29),新水及主体水经过调温池(28)后,重新通至养殖池(1);养殖池(1)底层的污水及污物通过第一排污管(12)进入污水污物循环处理系统(3),污水污物循环处理系统(3)包括依次循序贯通的弧形筛(31)、一级沉淀池(32)、二级沉淀池(33),污水、污物经过处理后的过滤水重新通至养殖池(1);所述弧形筛(31)由弧形钢筛部分和第一集污槽(310)组成,所述弧形筛(31)的横切面呈圆弧形,弧形钢筛部分的弧形的底部与第一集污槽(310)相接;所述养殖池(1)还包括养殖池体(13)、第一进水管(14)、微孔充气管(15)、排污挡板(16),养殖池体(13)包括上部的圆柱池体(131)、中部的圆锥漏斗(132)及下部的第二集污槽(133),两个第一进水管(14)分布于圆柱池体(131)直径延长线上,所述排水管(11)伸入端直立在圆柱池体(131)中部,排水孔(111)设在近圆柱池体(131)底部处,微孔充气管(15)横放圆柱池体(131)内,微孔充气管(15)开与内管道内弧面呈一定切角的孔,切角为30‑45度,其方向与进水流向一致,所述排污挡板(16)置在圆锥漏斗(132)与第一集污槽(133)之间,排水挡板(16)与排水管(11)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排污管(12)连通到第二集污槽(133)底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5821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纹识别系统
- 下一篇:轮内驱动电机的防水结构总成及其电动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