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两乘员移动战斗平台运转的火炮观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239866.9 | 申请日: | 2012-07-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荣峰 |
| 主分类号: | F41G1/00 | 分类号: | F41G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东升 |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实现两乘员移动战斗平台运转的火炮观瞄方法,属于装甲火控光电观瞄技术领域,其采用“三点确定一个平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数学原理来实现像平面的匹配重合,通过将本车位置标志实际上是在数字图像及光学影像中处于重叠的状态,从而来将坐标值映射到光学影像中,实现对光学影像中本车位置标志的坐标值确定,从而不存在炮长在传统方式中双眼贴住瞄准镜目镜去操纵台瞄准的费时费力问题,因已将炮长的头部从瞄准镜里解放出来,故其有余力执行其他操作。因此,由于不需要将肉眼贴住瞄准镜进行观察并同时操作操纵台瞄准,从而解决费时费力的问题,炮长还可以肩负车长的职能,即实现两乘员移动战斗平台的实施方案。 |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乘员 移动 战斗 平台 运转 火炮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实现两乘员移动战斗平台运转的火炮观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火炮观瞄系统实施,所述火炮观瞄系统包括:导航系统,其用于接收外部发至所述移动战斗平台的本车位置坐标值;乘员终端计算机,其用于在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下对移动战斗平台进行控制;乘员终端屏幕,其为乘员终端计算机的人机交互端口,其用于显示所述光学影像及/或数字图像并接收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同时其上还显示有用于操作人员执行瞄准作业的瞄准光标;摄像系统,其用于对移动战斗平台前方的视场进行成像,生成光学影像及/或数字图像;自动识别系统,其用于执行目标识别操作,并生成报警信号发至所述乘员终端屏幕;传感器,其用于感知移动战斗平台外界环境的弹道修正量参数并发送至火控计算机;火控计算机,其用于根据所述弹道修正量参数进行火炮瞄准时的弹道计算,生成瞄准角和提前角;火炮稳定和伺服控制系统,其用于控制火炮随动于所述乘员终端屏幕上的瞄准光标,并接受火控计算机的指示来控制火炮射击;所述火炮观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移动战斗平台前部上设置标志组,所述标志组中包括至少三个标志;将其中最靠近所述移动战斗平台操作舱的标志定义为所述移动战斗平台的本车位置标志;步骤S2:通过设置在移动战斗平台上部的摄像系统选定所述移动战斗平台前方包含所述三个标志的战场区域视场;步骤S3:通过所述摄像系统对所述战场区域视场形成光学影像并投影到所述移动战斗平台内半透明的乘员终端屏幕上;同时,通过所述摄像系统对所述战场区域视场形成数字图像也显示在所述乘员终端屏幕上;所述光学影像以及数字图像均为由所述三个标志所确定的平面像;步骤S4:在移动战斗平台静止时,通过乘员终端计算机将所述 数字图像中本车位置标志的坐标值赋值为由导航系统发来的本车位置坐标值;然后,将所述数字图像中本车位置标志的坐标值定义为所述光学影像中本车位置标志的坐标值;步骤S5:在移动战斗平台运动时,将静止状态时光学影像中本车位置标志的坐标值当作坐标校准值;然后,通过乘员终端计算机对数字图像在乘员终端屏幕上除标志组以外的区域显示进行淡化处理,将其变换为浅色背景,从而突出光学影像中的目标显示效果;步骤S6:移动战斗平台的自动识别系统执行目标识别操作,在识别到目标后,发送包括目标位置信息的报警信号至所述乘员终端屏幕进行显示以提醒操作人员;步骤S7:将所述乘员终端屏幕上的瞄准光标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处,同时通过移动战斗平台的火炮稳定和伺服控制系统使火炮随动于所述瞄准光标;进行距离测定,得到目标与本车之间的距离值;步骤S8:移动战斗平台上的火控计算机接收所述距离值、坐标校准值以及预先由移动战斗平台的传感器得到的弹道修正量,解算出火炮的瞄准角和提前角,并将所述火炮的瞄准角和提前角传输给火炮稳定和伺服控制系统;步骤S9:火炮稳定和伺服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火炮的瞄准角和提前角控制火炮射击,完成本轮目标打击任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荣峰,未经徐荣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39866.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下的分类规则挖掘方法
- 下一篇:具有双趋肤深度垫圈的紧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