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支管余热方式的活性物储氨供氨的后处理控制单元在审
| 申请号: | 201210224170.9 | 申请日: | 2012-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33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克金;崔龙;陈慧明;王金兴;荣常如;姜涛;安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3/28;B01J20/20 |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气支管余热方式的活性物储氨供氨的后处理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把发动机的排气管并联分成排气管a和排气管b两路,在其中一路的管路上安装储氨系统,利用余热的方式,加热活性的储氨化合物,释放出氨,根据发动机排气工况水平,依靠控制单元把氨导入SCR后处理器的前端,实现无液体尿素输送喷射和雾化分解的SCR系统;该系统具备灵活的特点,不仅能满足车辆低温冷启动时排放控制目标,价廉,可靠性高,使用方便;适用于轻型柴油车以及中型柴油车SCR国4以上系统,也可以应用于FCEV系统,满足未来汽车工业的应用需求,具有实用价值。 |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余热 方式 活性 物储氨供氨 处理 控制 单元 | ||
【主权项】:
排气支管余热方式的活性物储氨供氨的后处理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尾气进气管与后处理器进气端连接,后处理器另一端与排气管连接,排气管由排气管a、排气管b并联而成,外法兰盘套在排气管a上,两个内法兰盘与耐压罐内壁筒、耐压罐外壁筒组成一个环状的空腔结构的耐压罐罐体套在排气管a上,耐压罐罐体内填充固体储氨材料,填充量为罐体体积容量的40%,两个内法兰盘与两个外法兰盘固定连接,耐压罐内壁筒与排气管的a管之间为10~20mm的间隙,此间隙是封闭的也可以是不封闭的空气空腔,耐压罐外壁筒上开有加料口,备用管阀、空气过滤器、耐压罐温度传感器连接在耐压罐外壁筒上,耐压罐温度传感器感应端插入固体储氨材料内部,空气过滤器连接还原剂导管,还原剂导管管路上有精密比例阀,还原剂导管喷嘴端探入尾气进气管管内,进气管温度传感器和NOX传感器连接在尾气进气管上,感应端探入尾气进气管内,进气管温度传感器和NOX传感器、耐压罐温度传感器通过信号线连接电子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端通过信号线连接精密比例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22417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器人中刷防缠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喷水的手持式擦窗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