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10162319.5 | 申请日: | 2012-05-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1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朱登亮;王学生;郑建华;李石聚;汤志强;张西民;翟东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B1/00 | 分类号: | B0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 地址: | 475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再沸器,包括:筒体,筒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且筒体在物料出口的一侧还具有蒸汽进口,以及在物料进口一侧具有冷凝液出口;多根换热管。本发明在换热管基体的内表面加工了多孔层,多孔层通过增加加热面的粗糙度,制造了人造汽化核心,提高了换热管的传热效率;同时,在换热管基体的外表面加工出纵向凹槽,纵向凹槽内部具有圆形的突起,并且在齿部上也设置了纵向刻痕,利用表面张力减薄液膜厚度,改善了换热管的外部的冷凝效果。本发明使得再沸器的总传热系数可达到光管再沸器的3倍以上,而且换热管沸腾侧的抗结垢能力得到提高,污垢沉积速率远小于光滑管,延长了再沸器的清洗周期。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沸器 | ||
【主权项】:
一种再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具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且所述筒体在所述物料出口的一侧还具有蒸汽进口,以及在所述物料进口一侧具有冷凝液出口;多根换热管,所述多根换热管并排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其中,所述换热管包括有基体和多孔层,所述多孔层位于所述基体的内表面,所述多孔层的厚度为0.1~0.5mm,孔隙率为30~60%,所述基体的中间部分的外表面均设有多个纵向凹槽和多个齿部,所述纵向凹槽与所述齿部间隔设置,所述纵向凹槽的内表面均布有圆形的突起,所述纵向凹槽的截面呈梯形,且所述纵向凹槽的底部为梯形的长底,所述纵向凹槽的深度为0.5~1.5mm,槽中心距为2~3mm,所述齿部的截面呈倒置的梯形,所述齿部的表面具有多条纵向刻痕,所述基体的两个端部的外表面均为光滑表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一建设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231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