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中性植酸酶菌株的制备和发酵条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43935.6 申请日: 2012-04-29
公开(公告)号: CN102676428A 公开(公告)日: 2012-09-19
发明(设计)人: 朱启忠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12N9/16;C12R1/3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4209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所属微生物发酵研究开发领域。本发明涉及产植酸酶菌株的制备和发酵条件:土壤样品稀释到10-4或10-5并均匀涂布到筛选培养基,经复筛得到菌株phy7;phy7经16S rDNA鉴定,得到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长度为1489bp,GenBank登陆号为JN408760,属于绿脓假单胞菌属;该菌株分泌中性植酸酶,其最适反应pH为7.0、最适反应温度为40℃,以植酸钠为底物的Km值为0.26mmol/L,Vmax为0.0506nmol/min;菌株的优化培养基为(g/L):可溶性淀粉40、胰蛋白胨10、NaNO2:8.6、NH4NO3:5.0、K2HPO4:0.10、KCl:0.10、MgCl2:0.10、MnCl2:0.09,pH6.0。在发酵温度30℃,150r/min,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7%,发酵24h后酶活最高,为230.2U/mL,比未优化前提高了2.13倍。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得到的菌株反应条件温和,酶活高,用途广泛。
搜索关键词: 中性 植酸酶 菌株 制备 发酵 条件
【主权项】:
本发明涉及产中性植酸酶菌株的制备和产中性植酸酶的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产中性植酸酶菌株的制备和产中性植酸酶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过程:步骤(一):土壤样品稀释到10‑4或10‑5并均匀涂布到筛选培养基,培养3~4d,挑选带透明圈的菌株接种于细菌营养肉汁平板培养基,划线分离;步骤(二):将步骤(一)单菌落点种于筛选培养基,培养3~4d,选择直径比大的单菌落,编号后接入斜面种子培养基,以备复筛和鉴定;步骤(三):挑取步骤(二)编号为phy7的初筛菌株接种于细菌营养肉汁培养基,30℃摇振培养3‑5d,提取菌株的总DNA作为模板,利用细菌通用引物进行PCR反应,纯化;步骤(四):将步骤(三)纯化后的PCR产物送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测序。将测得的核苷酸序列输入GenBank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获取与试验菌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度高的菌种。采用ClustalW进行多序列比对,通过Mega4.0.2软件计算出序列的系统进化距离,Neighbor‑Joining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步骤(五):挑取步骤(二)编号为phy7的初筛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改变碳源、氮源、磷源、金属离子的种类,在30‑40℃、150r/min振荡发酵培养20‑24h,分别测定其发酵液酶活,再以对产酶影响最大的4个因子的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分析;步骤(六):挑取步骤(二)编号为phy7的初筛菌株接种于发酵培养基,改变发酵温度、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三角瓶装液量,在30‑40℃、150r/min振荡发酵培养20‑24h分别测定其发酵液酶活,再以对产酶影响最大的3个因子的3个水平,采用L9(33)正交表进行实验分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未经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43935.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