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级流化床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33671.6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9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发;熊小晋;刘俊;赵钰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二级流化床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是将原料煤层气经换热器后由底部进入第二流化床反应器与脱氧剂Ⅱ进行一级脱氧反应,脱氧后的气固混合物由第二流化床顶侧部输入第二气固分离器,分离的固体通过灰斗排出;分离的初级产品气输入第一流化床底部与底侧部进入的脱氧剂进行二级脱氧反应,反应的气固混合物由第一流化床顶侧部进入第一气固分离器,分离的产品气经换热器、冷却器和除尘器,最后得到氧含量<1.5%的脱氧产品气。该脱氧工艺避免了甲烷的燃烧和裂解反应,减少甲烷损失,同时脱氧剂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级 流化床 煤层气 催化 脱氧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二级流化床煤层气非催化脱氧工艺,该工艺所处理的原料气是含氧量为3%~17%的250℃的预热煤层气;该方法所采用的脱氧剂是粉碎到粒径小于3毫米的半焦或是长焰煤;该方法包括启动步骤和运行步骤;所述启动步骤是将脱氧剂由第一流化床(3)底部进入与由底部进入的煤层气进行脱氧反应,煤层气与脱氧剂的进料质量比为(8.35‑47.30)/1,反应温度为300‑450℃,反应后将气固混合物由第一流化床反应器(3)顶部输入第一气固分离器(4),分离出的固体脱氧剂Ⅱ由底部输入第二流化床(8)用于二次脱氧;分离后的温度为200‑300℃的气体经换热器(5)回收热量进行冷却器(6)后,经除尘脱硫器(7)与原料煤层气混合,获得混合原料气;所述运行步骤是将启动步骤的混合原料气经换热器(5)温度达到250℃,由底部进入第二流化床反应器(8),与脱氧剂Ⅱ进行一级脱氧反应,混合原料气与脱氧剂Ⅱ在单位时间的进料质量比为(8.35‑47.30)/0.8,脱氧反应温度为300‑400℃,反应的气固混合物由第二流化床(8)顶部输入第二气固分离器(13),分离的固体通过灰斗(12)排出;分离的温度为250℃的初级产品气输入第一流化床(3)底部与底部进入的脱氧剂进行二级脱氧反应,初级产品气与脱氧剂在单位时间的进料质量比为(8.35‑47.30)/1,反应温度为300‑400℃的气固混合物由第一流化床(3)顶部进入第一气固分离器(4),分离的温度为200‑300℃的产品气经换热器(5)后温度降为120℃,再经冷却器(6)降到30℃,最后将该气体输入除尘脱硫器(7)除尘制得脱氧产品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3367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盘锻件及制造工艺
- 下一篇:孔内带有晶须或棒晶的多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