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33237.0 | 申请日: | 2012-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杨建敏;郑小东;周全利;李琪;董根;刘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繁育隔离区的设置,b、短蛸亲体的投放和亲体促熟,c、受精卵孵化,d、幼体早期饵料的获得,e、幼体防止逃逸。本发明的养殖技术具有幼体成活率高、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方法简单和易于管理的特点,适用于沿海露天土池短蛸繁殖使用。本发明可明显提高短蛸产量,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通过对室外繁育土池进行设计,建立短蛸亲体的围隔繁育区,并对亲体进行促熟、受精卵孵化以及防止幼体逃逸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来实现短蛸的规模化人工繁殖。该技术的推广对于实现短蛸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养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 人工 繁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a、繁育隔离区的设置:采用室外人工土池海水的养殖方式,土池(1)海水的深度为2~3m,用网目直径为0.5~0.8cm的聚乙烯网(2)围出亲体围隔培育水域(3);b、短蛸亲体的投放和亲体促熟:当室外土池(1)的水温≥16℃时,将体重80g及以上的雌雄亲体按照雌∶雄=3∶1的比例投放于所述亲体围隔培育水域(3);提前在所述亲体围隔培育水域(3)投放一些低值的贝类作为活体饵料,按照每只亲蛸每天3~5只活体小杂蟹的投喂量进行投喂,当发现有亲体开始产卵后,不再投喂小杂蟹;c、受精卵孵化:在亲蛸的看护下,受精卵经40~50天孵化出幼蛸,然后陆续捞出已经产卵的亲蛸,幼蛸则透过所述聚乙烯网(2)的孔自然分布到土池(1)各处,对幼蛸进行养成阶段的管理;d、幼体早期饵料的获得:在进水口和排水口(7)处设置网目数为80目的大型原生动物过滤网(6)。过滤收集大型原生动物,作为幼体早期的活体饵料。e、幼体防止逃逸:采用自然纳水养殖,土池(1)内海水的日交换率为10%,进水口和排水口(7)均设置防逃网(5)其目数为10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332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气化垃圾处理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雾化装置的苏打水机碳化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