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转炉小方坯连铸工艺生产帘线钢线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0605.1 | 申请日: | 2012-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王立峰;周玉丽;张玮;王丽萍;王猛;李舒笳;程四华;吕迺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0 | 分类号: | C21C5/30;C21C7/10;C21C7/072;B21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通过转炉小方坯连铸工艺生产帘线钢线材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领域中帘线钢线材生产技术领域。工艺步骤包括:铁水预处理脱硫,铁水包喷镁脱硫;转炉冶炼,脱氧合金化、钢包渣改质及钢水增碳,出钢后向钢包中加入低碱度预熔渣;出钢过程中加入硅铁合金、锰铁合金及微氮增碳剂增碳;精炼过程及结束后采用二段式钢包底吹氩制度,采用130mm×130mm或160mm×160mm小方坯连铸,高速线材轧制。优点在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特别适用于不具备大方坯或矩形坯连铸,以及不具备真空处理设备的钢铁企业进行帘线钢产品的开发及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转炉 小方坯连 铸工 生产 帘线钢 线材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通过转炉小方坯连铸工艺生产帘线钢线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铁水预处理脱硫:铁水包喷镁脱硫,镁粉消耗量0.6‑3.0kg/吨铁,脱后铁水硫的质量分数为0.002‑0.005%;(2)转炉冶炼:终点碳质量分数为0.10‑0.30%,终点温度1560‑1620℃;(3)出钢过程控制:包括脱氧合金化、钢包渣改质以及钢水增碳;出钢后向钢包中加入低碱度预熔渣,加入量为每吨钢0.5‑3.0kg;出钢过程中加入硅铁合金,加入量为每吨钢1.0‑3.0kg,加入锰铁合金,加入量为每吨钢3.0‑6.0kg,脱氧并合金化;出钢过程中加入3.0‑6.0kg/吨钢的微氮增碳剂增碳;(4)LF钢包精炼:CaC2扩散脱氧,顶渣碱度R为0.6‑1.3,精炼过程中吹氩流量为200‑500Nl/min,结束后吹氩流量为50‑200Nl/min,根据钢包容量控制钢水停止吹氩到开浇的镇静时间,LF精炼周期为50‑70min;(5)小方坯连铸:采用130mm×130mm或160mm×160mm小方坯连铸,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或结晶器加末端电磁搅拌,130mm方坯拉速2.0‑3.0m/min,160mm方坯拉速1.0‑2.0m/min;(6)高速线材轧制:其中开轧温度1020±50℃,吐丝温度870±50℃。采用斯太尔摩风冷线冷却,风机开启4或5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06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