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组合方礁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435356.X | 申请日: | 2011-1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10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姜少杰;王伟定;王骁;蔡佳明;俞静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 代理人: | 瞿承达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方礁。它包括组合方礁本体,其特征所述组合方礁本体由底座、下模块组合层、上模块组合层及顶盖所构成,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由下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模块组合而成,所述上模块组合层由上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模块组合而成,钢筋混凝土组合方礁由各个模块组装而成,且由模块上的连接头和连接孔与连接盲孔配合连接,模块与模块配合之间有空隙,组装时用混凝土填满且可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组合方礁加工制作模块简单,既可散装模块运输,又可现场施工组装,不但减少运输成本,也降低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组合方礁为大型钢筋混凝土礁体,适用于水深20米左右区域的生物增殖,增殖对象主要为岩礁性鱼类。 |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组合 | ||
【主权项】:
一种钢筋混凝土组合方礁,它包括组合方礁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方礁本体由底座(1)、下模块组合层、上模块组合层及顶盖(4)所构成,所述下模块组合层由下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模块(A1、B2、A3、B4)组合而成,所述下第一模块(A1)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所形成,所述左壁(A11)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111),左壁(A11)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112),所述右壁(A12)中部的左上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121),右壁(A12)中部的右下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122),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孔(A113、A123),所述左、右连接孔(A113、A123)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的开口(A114、A124),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A15),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A115、A125),所述左、右连接头(A115、A1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A16),所述中部连接头(A1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三模块(A3)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所形成,所述左壁(A31)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311),左壁(A31)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312),所述右壁(A32)中部的左上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321),右壁(A32)中部的右下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322),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孔(A313、A323),所述的左、右连接孔(A313、A323)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的开口(A314、A324),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A35), 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A315、A325),所述左、右连接头(A315、A3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A36),所述的中部连接头(A3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二模块(B2)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所形成,所述左壁(B21)中部的左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211),左壁(B21)中部的右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212),所述右壁(B22)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221),右壁(B22)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222),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盲孔(B213、B223),所述左、右连接盲孔(B213、B223)的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嵌条(B214、B224),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B25),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B215、B225),所述的左、右连接头(B215、B2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B26),所述中部连接头(B2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四模块(B4)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所形成,所述左壁(B41)中部的左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411),左壁(B41)中部的右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412),所述右壁(B42)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421),右壁(B42)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422),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盲孔(B413、B423),所述左、右连接盲孔(B413、B423)的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嵌条(B414、B424),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B45),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B415、B425),所述左、右连接头(B415、B4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下第四模块(B4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B46),所述的中部连接头(B4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上角处分布有安装孔(11、12、13),且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上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1、12、13)分别与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A115、A125)及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A16)相对,并形成嵌接连接,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A115、A125)及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A16)且伸出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上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1、12、13)外,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右下角处分布有安装孔(14、15、16),且底座(1)上端面上的右下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4、15、16)分别与所述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A315、A325)及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A36)相对,并形成嵌接连接,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A315、A325)及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A36)且伸出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右下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4、15、16)外,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右上角处分布有安装孔(17、18、19),且底座(1)上端面上的右上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7、18、19)分别与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B215、B225)及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B26)相对,并形成嵌接连接,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B215、B225)及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B26)且伸出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右上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7、18、19)外,与此同时,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盲孔(B213、B223)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的竖向嵌条(B214、B224)且分别插入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右壁(A12)上端面上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124)的右连接孔(A123)及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左壁(A31)上端面上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314)的左连接孔(A31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下角处分布有安装孔(110、111、112),且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下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10、111、112)分别与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B415、B425)及所述下第四模块(B4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B46)相对,并形成嵌接连接,由混凝土粘接固定,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B415、B425)及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B46)且伸出所述底座(1)上端面上的左下角处分布的安装孔(110、111、112)外,与此同时,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盲孔(B413、B423)外侧壁下端部中部处的竖向嵌条(B414、B424)且分别插入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右壁(A32)上端面上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324)的右连接孔(A323)内,及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左壁(A11)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114)的左连接孔(A11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上模块组合层由上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模块(AA1、BB2、AA3、BB4)组合而成,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所形成,所述左壁(AA11)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A111),左壁(AA11)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A112),所述右壁(AA12)中部的左上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A121),右壁(AA12)中部的右下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A122),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孔(AA113、AA123),所述左、右连接孔(AA113、AA123)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开口(AA114、AA124),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AA15),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AA115、AA125),所述左、右连接头(AA115、AA1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AA16),所述中部连接头(AA1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所形成, 所述左壁(AA31)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A311),左壁(AA31)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A312),所述右壁(AA32)中部的左上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AA321),右壁(AA32)中部的右下角上处分布有圆孔(AA322),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孔(AA313、AA323),所述的左、右连接孔(AA313、AA323)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开口(AA314、AA324),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AA35),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AA315、AA325),所述左、右连接头(AA315、AA3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AA36),所述的中部连接头(AA3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所形成,所述左壁(BB21)中部的左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B211),左壁(BB21)中部的右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B212),所述右壁(BB22)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B221),右壁(BB22)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B222),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盲孔(BB213、BB223),所述左、右连接盲孔(BB213、BB223)的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分别设有一竖向嵌条(BB214、BB224),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BB25),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BB215、BB225),所述的左、右连接头(BB215、BB2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BB26),所述中部连接头(BB2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由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所形成,所述左壁(BB41)中部的左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B411),左壁(BB41)中部的右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B412),所述右壁(BB42)中部的左下角上处设有一呈三角形状的孔(BB421),右壁(BB42)中部的右上角上处分布有圆孔(BB422),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盲孔(BB413、BB423),所述左、右连接盲孔(BB413、BB423)的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均分别设有一竖向的嵌条(BB414、BB424),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盲孔(BB45),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分别设有一左、右连接头(BB415、BB425),所述左、右连接头(BB415、BB425)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设有一中部连接头(BB46),所述的中部连接头(BB46)的上端部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呈圆锥形状,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AA115、AA125)及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11、AA1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AA16)且分别插入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孔(A113、A123)及所述下第一模块(A1)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11、A1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的中部连接盲孔(A15)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AA315、AA325)及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A31、AA3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AA36)且分别插入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孔(A313、A323)及所述下第三模块(A3)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A31、A3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的中部连接盲孔(A35)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的下端面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BB215、BB225)及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BB26)且分别插入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盲孔(B213、B223)及所述下第二模块(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21、B2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的中部连接盲孔(B25)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与此同时,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21、BB2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盲孔(BB213、BB223)的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的竖向嵌条(BB214、BB224)且分别插入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右壁(AA1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A124)的右连接孔(AA123)及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左壁(AA31)的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A314)的左连接孔(AA31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的下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头(BB415、BB425)及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交接处的下端面上的中部连接头(BB46)且分别插入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盲孔(B413、B423)及所述下第四模块(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41、B42)交接处的上端面上的中部连接盲孔(B45)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与此同时,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呈角尺形状的左、右壁(BB41、BB42)的上端面上的两外端端部处的左、右连接盲孔(BB413、BB423)的外侧壁下端部的中部处的竖向嵌条(BB414、BB424)且分别插入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右壁(AA32)的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A324)的右连接孔(AA323)及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左壁(AA11)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外侧壁上的中部处带有竖向开口(AA114)的左连接孔(AA11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顶盖(4)呈“+”字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顶盖(4)下端面的上、下端端部处均分别设有两个横向排列的上左、右连接头(41、42)及下左、右连接头(43、44),所述上左、右连接头(41、42)及下左、右连接头(43、44)的上端部均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均呈圆锥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顶盖(4)下端面的左、右端端部处均分别设有两个纵向排列的左上、下连接头(45、46)及右上、下连接头(47、48),所述左上、下连接头(45、46)及右上、下连接头(47、48)的上端部均呈圆柱形状,下端部均呈圆锥形状,所述呈“+”字形状的顶盖(4)下端面的上端端部处的上左、右连接头(41、42)且分别插入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右壁(AA1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右连接孔(AA123)及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左壁(BB21)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左连接盲孔(BB21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呈“+”字形状的顶盖(4)下端面的下端端部处的下左、右连接头(43、44)且分别插入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左壁(BB41)的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左连接盲孔(BB413)及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右壁(AA3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右连接孔(AA32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呈“+”字形状的顶盖(4)下端面的左端端部处的左上、下连接头(45、46)且分别插入所述上第一模块(AA1)的左壁(AA11)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左连接孔(AA113)及所述上第四模块(BB4)的右壁(BB4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右连接盲孔(BB42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所述呈“+”字形状的顶盖(4)下端面的右端端部处的右上、下连接头(47、48)且分别插入所述上第二模块(BB2)的右壁(BB22)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右连接盲孔(BB223)及所述上第三模块(AA3)的左壁(AA31)上端面上的外端端部处的左连接孔(AA313)内,由混凝土形成粘接固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435356.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照明系统
- 下一篇:半导体存储器件及其操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