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疏水表面滴状冷凝传热性能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347478.3 | 申请日: | 201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29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贾志海;刘海龙;范学良;王兴华;蔡小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F27/00 | 分类号: | 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疏水表面冷凝传热性能控制装置,特点是,将冷凝换热器表面进行改性成为成具有一定微观结构的超疏水表面,用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和实现模块的装置,首先实现滴状冷凝;然后对冷凝换热器主体施加机械带宽微振动迫使某一尺寸或某一尺寸范围冷凝水滴从换热器表面快速脱落。达到控制滴状冷凝传热性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冷凝传热的强化,同时对换热性能的强弱进行控制。利用对换热表面加载微振动的方式,使得凝结液滴的浸润状态发生转变,液滴易从表面脱落,同时,所加载机械振动为一宽频率振动,可对不同大小凝结液滴产生作用。控制滴状凝结过程中的脱落直径,实现对滴状凝结换热强弱的控制。 | ||
| 搜索关键词: | 疏水 表面 冷凝 传热 性能 控制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超疏水表面滴状冷凝传热性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和实现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信号发生/合成器、功率放大器以及反馈控制调节单元;所述的实现模块包括微振动换能器、滴状冷凝换热器以及传热性能检测单元;所述信号发生/合成器与功率放大器连接,功率放大器与微振动换能器相连接,微振动换能器固紧在冷凝器冷凝管道上;所述信号发生/合成器预设定的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驱动微振动换能器产生与信号发生/合成器产生的电信号大小相应带宽频率和振幅的机械振动,加载于滴状冷凝换热器,通过传热性能测试单元对冷凝器性能进行测试,将检测得到的信号传输给反馈控制调节单元,根据反馈的传热性能信号更新预设定正弦信号的频率及振幅,再对信号发生/合成器和功率放大器进行调节,从而调节微振动换能器的微振动信号频率及振幅;所述传热性能检测单元包括流量计以及温度传感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34747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框架锯条检测器具
- 下一篇:用于低温排放的工业炉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