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线行波管的加载慢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62812.8 | 申请日: | 201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贺兆昌;高红梅;法朋亭;袁璟春;张文丙;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26 | 分类号: | H01J23/2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周光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线行波管的加载慢波结构,包括管壳、螺旋线、沿管壳径向方向分布在管壳与螺旋线之间的加载组件,所述的加载组件由夹持杆连接到加载片的内槽中构成,所述的加载片的端面与管壳内壁相接触,所述的夹持杆的端部与螺旋线相接触,所述的慢波结构由输入段与输出段连接构成,所述的输入段内的加载片到螺旋线的距离大于输出段内加载片到螺旋线的距离。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满足宽频带行波管对带宽及大功率的要求;2、色散性能好,并且能够使螺旋线行波管在宽频带范围内的有效输出参数波动不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线 行波 加载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螺旋线行波管的加载慢波结构,包括管壳(1)、螺旋线(2)、沿管壳径向方向分布在管壳(1)与螺旋线(2)之间的加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载组件由夹持杆(3)连接到加载片(4)的内槽中构成,所述的加载片(4)的端面与管壳(1)内壁相接触,所述的夹持杆(3)的端部与螺旋线(2)相接触,所述的慢波结构由输入段与输出段连接构成,所述的输入段内的加载片到螺旋线的距离大于输出段内加载片到螺旋线的距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6281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耐磨压砖用模具钢
- 下一篇:一种铜磷合金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