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联轴器手用铰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42340.2 | 申请日: | 2011-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9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魏成双;隋朝龙;孙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7/14 | 分类号: | B23D77/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联轴器手用铰刀,它涉及一种手用铰刀。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联轴器铰刀存在的切削抗力大、操作工人铰孔时极其费力、加工效率低和加工孔的质量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部分为右旋结构,引导部分的引锥的倒角为3mm×45°,粗铰部分为齿形分屑结构,粗铰部分的前角为10°,粗铰部分的后角为18°,切削面为锥面,粗铰部分的齿形分屑槽的齿形角为60°,齿距为0.75mm,精铰部分的切削面的锥度为5°,精铰部分的前角为10°,精铰部分的后角为12°,校正部分的前角为10°,校正部分上设置有圆柱刃带,圆柱刃带的宽度为0.15-0.35mm,校正部分的第一后角为12°,校正部分的第二后角为25°。本实用新型用于铰孔。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器 铰刀 | ||
【主权项】:
一种联轴器手用铰刀,它包括工作部分(7)和尾柄部分(6),所述工作部分(7)包括引导部分(1)、粗铰部分(2)、精铰部分(3)、校正部分(4)和倒锥部分(5),所述引导部分(1)、粗铰部分(2)、精铰部分(3)、校正部分(4)、倒锥部分(5)和尾柄部分(6)由左至右依次同轴制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部分(7)为右旋结构,其螺旋角(β)为15°,所述引导部分(1)的引锥的倒角(T)为3mm×45°,所述粗铰部分(2)为齿形分屑结构,粗铰部分(2)的前角(γ1)为10°,粗铰部分(2)的后角(α1)为18°,切削面为锥面,粗铰部分(2)的齿形分屑槽的齿形角(δ)为60°,齿距(P)为0.75mm,所述精铰部分(3)的切削面的锥度(θ)为5°,精铰部分(3)的前角(γ2)为10°,精铰部分(3)的后角(α2)为12°,所述校正部分(4)的前角(γ3)为10°,校正部分(4)上设置有圆柱刃带(3 1),圆柱刃带(3 1)的宽度(W)为0.15 0.35mm,校正部分(4)的第一后角(α3)为12°,校正部分(4)的第二后角(α4)为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04234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母数控双面铣床
- 下一篇:一种机夹立装刀片的三面刃铣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