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7702.2 | 申请日: | 201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裕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 地址: | 日本和歌山***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能够在编织具备外侧针织物部和内侧针织物部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时,以总针状态编织外侧针织物部。使用在上下具备两层前后一对针床的四针床横机,从外侧针织物部(外前部1F、外后部1B)以总针状态钩挂于下部前针床(FD)和下部后针床(BD)、且内侧针织物部(内前部2F)以抽针状态钩挂于上部前针床(FU)的标准配置开始,使外前部1F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此时,使与钩挂有内前部2F一侧(基准侧8)相对的相对侧9的BU上钩挂的外后部1B的线圈的一部分移圈到FU(S2、S3)。使内前部2F的线圈从基准侧8移圈到通过上述移圈成为空针的织针(S4),使外前部1F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S5)。然后,使各部1F,1B,2F的配置状态返回标准配置(S6~S8)。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结构 针织物 编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使用在上下具备两层前后一对针床的四针床横机,编织多层结构的针织物,所述多层结构的针织物具备:编织成筒状的外侧针织物部;在该外侧针织物部的筒内部编织且以无缝编织的方式与外侧针织物部接合的内侧针织物部,其特征在于,外侧针织物部以总针状态钩挂于下部前针床和下部后针床,从内侧针织物部以抽针状态钩挂于上部前针床和上部后针床的至少一方的标准配置起使外侧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时,设使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的外侧针织物部所钩挂的一侧为基准侧、与该基准侧相对的一侧为相对侧时,包括:工序α,使钩挂于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移圈到相对侧的上部针床;工序β,利用在所述工序α中成为空针的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使钩挂于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移圈到相对侧的上部针床;工序γ,使在所述工序α移圈的线圈返回到在移圈前本来钩挂的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工序δ,从基准侧起使内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移圈到在所述工序β中成为空针的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工序ε,在对外侧针织物部进行平针编织的情况下,使经过工序δ钩挂于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状态下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在对外侧针织物部进行罗纹编织的情况下,在工序δ后使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分配于基准侧的下部针床和相对侧的上部针床,然后使外侧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使在相对侧的上部针床编织的线圈移圈到基准侧的下部针床;工序ζ,使位于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内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移圈到基准侧的上部针床;工序η,使在所述工序ε中编织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移				圈到相对侧的上部针床;工序θ,利用在所述工序η中成为空针的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使在所述工序β中移圈后的线圈返回到移圈前本来钩挂的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工序ι,使在所述工序η中移圈后的线圈返回到移圈前本来钩挂的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43770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简易的旅行睡眠支架
 - 下一篇:一种永磁电机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