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7702.2 | 申请日: | 2011-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裕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D04B1/00 | 分类号: | D04B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 地址: | 日本和歌山***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结构 针织物 编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织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多层结构的针织物具备筒状的外侧针织物部和以无缝编织的方式接合于所述外侧针织物部的内侧的内侧针织物部。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周知具备筒状的外侧针织物部和以无缝编织的方式接合于所述外侧针织物部的内侧的内侧针织物部的多层结构的针织品(针织物)。例如,具有衣袋的针织套衫是在该衣袋的位置沿厚度方向形成3层结构的针织品的代表例。另外,在相当于穿用者的腰围的部分上设有皮带套环的针织连衣裙是在该皮带套环的位置沿厚度方向形成4层结构的针织品。此外,利用反面提花编织的针织品也是多层结构的针织品的代表例。
在编织上述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时,使用在上下具备两层的前后一对针床的四针床横机。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编织具备形成为2层的下摆的针织套衫、即在下摆的位置沿厚度方向形成为4层结构的针织套衫的方法。该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首先在下段的前后的针床上编织针织套衫的前身下摆罗纹部的起口部和后身下摆罗纹部的起口部。接着,设各起口部的隔1个线圈的线圈为在针织套衫的外侧配置的针织物部的线圈,设该起口部的剩余的线圈为在针织套衫的内侧配置的针织物部的线圈。并且,除了下段的针床还利用上段的针床,由此使前身下摆罗纹部的2个针织物部和后身下摆罗纹部的2个针织物部、即共计4个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而进行。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5144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上述专利文献1的编织方法中,不能形成对应于织针大小的适当大小的线圈。这是由于,形成适当大小的线圈时,在总针状态(在针织物部的相邻的线圈之间没有空针的状态)下编织针织物部即可,但专利文献1中,以抽针状态(在针织物部的相邻的线圈之间存在1针以上的空针的状态)编织成为多层结构的部分的全部针织物部。这是由于,专利文献1中以抽针状态编织针织物部时,在下段的前后的针床上以总针状态钩挂针织物部时,钩挂于上段的前后的针床的针织物部成为妨碍,不能编织总针状态的针织物部,因此需要确保用于放掉成为编织的妨碍的针织物部的空针。因此,至少对于可从外部观察的外侧针织物部,期望能够以能够形成适当大小的线圈的总针状态进行编织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但目前并未提出这种编织方法。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形而创立,其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其能够在编织具备外侧针织物部和内侧针织物部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时,以总针状态编织外侧针织物部。
本发明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是使用在上下具备两层前后一对针床的四针床横机,编织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所述多层结构的针织物具备:编织成筒状的外侧针织物部;在该外侧针织物部的筒内部编织且以无缝编织的方式与外侧针织物部接合的内侧针织物部。本发明多层结构的针织物的编织方法的特征在于,外侧针织物部以总针状态钩挂于下部前针床和下部后针床,从外侧针织物部以抽针状态钩挂于上部前针床和上部后针床的至少一方的标准配置起使外侧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时,设使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的外侧针织物部所钩挂的一侧为基准侧、与该基准侧相对的一侧为相对侧时,反复进行如下的工序。
(工序α)使钩挂于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移圈到相对侧的上部针床。
(工序β)利用在所述工序α中成为空针的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使钩挂于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移圈到相对侧的上部针床。
(工序γ)使在所述工序α移圈的线圈返回到在移圈前本来钩挂的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
(工序δ)从基准侧起使内侧针织物部的全部线圈移圈到在所述工序β中成为空针的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织针。在此处,内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移圈可以进行一次,也可以分成多次进行。
(工序ε)在对外侧针织物部进行平针编织的情况下,使经过工序δ钩挂于基准侧的下部针床的状态下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在对外侧针织物部进行罗纹编织的情况下,在工序δ后使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分配于基准侧的下部针床和相对侧的上部针床,然后使外侧针织物部的编织线圈横列数增加,使在相对侧的上部针床编织的线圈移圈到基准侧的下部针床。
(工序ζ)使位于相对侧的下部针床的内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移圈到基准侧的上部针床。
(工序η)使在所述工序ε中编织的外侧针织物部的线圈的一部分移圈到相对侧的上部针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77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操作简易的旅行睡眠支架
- 下一篇:一种永磁电机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