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同型波时差定位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56935.X | 申请日: | 2011-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5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尹陈;刘鸿;李亚林;何光明;巫芙蓉;陈爱萍;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S1/7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艳娇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球物理勘探微地震监测技术,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结合数据库技术,在保证计算精度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计算效率的同型波时差定位方法。本发明的基于数据库的同型波时差定位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微地震发生空间区域的建立及网格剖分;(2)利用射线追踪算法将每个网格的P波或S波正演结果写入数据库;(3)结合实际微地震发生空间的方位角,判断第i个网格Volumei(x,y,z)的方位角是否在微地震事件方位角所确定的范围内(θm-θ′,θm+θ′),若在给定方位角(θm-θ′,θm+θ′)范围内,则确定为微地震可能发生空间点Volumei(x,y,z,θm±θ′);(4)利用公式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库技术 时差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数据库技术的同型波时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几个步骤:(a)将通过正演得出的地震波的初至时间写入初至时间数据库,初至时间数据库表示为Database { { t 1,1 k , t 1,2 , k · · · t 1 , j k , · · · t 1 , J - 1 k , t 1 , J k } , · · · , { t i , 1 k , t i , 2 k , · · · t i , j k , · · · t i , J - 1 k , t i , J k } , . . . , { t I , 1 k , t I , 2 k , · · · t I , j k , · · · t I , J - 1 k , t I , J k } } ]]> ,其中,
表示利用射线追踪算法计算第j个检波器所接收到第i个震源的地震波初至时间,i、j是自然数;(b)对监测的微地震事件进行波至时间拾取,建立该微地震事件的地震波的波至时间集;(c)对监测的微地震事件进行方位角求取,取得该微地震事件的发生方位角;(d)用所述微地震事件的波至时间集和初至时间数据库进行微地震事件空间位置的反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10356935.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